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每小時新增200萬個 傳感器助力物聯網打造1000億市場

時間:2016-02-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華為預測,到2025年物聯網設備的數量將接近1000億,新部署的傳感器速度將達到每小時200萬個。不出意外,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紅海將會在物聯網時代下爆發。

面對疲軟的傳統電信業務市場,以及還沒有占據收入核心位置的終端業務,華為眼下急需開辟新的增長空間。

據了解,在2016世界移動大會前夕,華為延續了去年全聯接世界的主題,面向千億美元級的視頻產業、萬億美元級的企業IT云轉型市場,以及即將出現10倍用戶增長的物聯網行業,首次提出了運營商數字化轉型的五大方向:大視頻、大IT、大運營、大架構、大管道。

華為常務董事、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丁耘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表示,“通信行業沒有出過大的泡沫,從華為的視角來看,我們預判2016年產業發展比較樂觀。華為會在本次展會上重點展示4.5G、IoT(物聯網)、平安城市等系列解決方案,助力全球運營商和企業客戶在數字時代實現敏捷創新,快速轉型和商業成功。”

據華為預測,到2025年物聯網設備的數量將接近1000億,新部署的傳感器速度將達到每小時200萬個。不出意外,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紅海將會在物聯網時代下爆發。

為此,華為去年公布了物聯網的戰略,即“1+2+1”戰略。即通過搭載物聯網系統的一個物聯網平臺,在有線接入和無線接入的網絡壞境中構建生態環境。在技術層面,華為將繼續推進NB-IoT(基于蜂窩網絡的窄帶物聯網技術)。

在丁耘眼里,相比基礎網絡的4.5G建設和體驗提升的4K視頻技術,物聯網的生態發展將對華為未來整體收入產生重要影響。不過,如何構建物聯網的生態是華為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智能手機把人與人連接起來容易,但物與物之間無論數量還是接入標準都相對要復雜很多。

為此,華為向合作伙伴、開發者等開放了諸多能力。首先開放ICT架構,打造真正的軟件定義網絡,實現Network2020目標。其次,開放IoT聯接,做大運營商管道開放IoT聯接。還有開放云、大數據以及構建視頻生態。去年10月,華為還發布了開發者生態戰略和面向開發者的“沃土”計劃,宣布在5年內投入10億美元打造開發者的開發使能平臺和聯合創新。

“所有人都擔心華為是不是會成為一個產業的吃獨食,我們認為要成為一個領導者,所謂的領導者第一是領,第二是導,帶領我們合作伙伴一起做,這對華為是一個挑戰。”丁耘說。

巨頭紛爭

據了解,目前的物聯網還處在初級階段,主要是將各種設備連接上網;到下一個階段,會有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出現,它們不僅僅能夠收集數據、傳輸數據,還具有真正的智能性,能夠通過對數據處理和分析的結果作出相應的判斷,這將最終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并催生更多新的應用和機遇,真正實現從量變到質變。

不僅華為,很多巨頭很早便嗅到物聯網的商機。去年,IBM正式宣布成立物聯網事業部,4年投資30億美元、谷歌(微博)首次推出名為“Brillo”的操作系統和Weave通訊協議、思科推出全新物聯網系統、英特爾新一代英特爾物聯網平臺正式推出、蘋果首批HomeKit產品開始銷售等等。面對如此眾多的競爭對手,華為又如何面對?

華為之前曾強調,華為開放合作營建生態向上不做應用,向下不碰數據,堅持聚焦I層,使能P層,聚合S層。此外,相比其他巨頭通過并購形式豐滿物聯網的羽翼不同,華為更注重技術層面的積累。

據了解,本次展會上,華為將重點展示基于NB-IoT技術的智能產品解決方面。涉及智能抄表、智能停車場的系統以及能夠管理物品定位信息的智能追蹤系統等。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