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光伏規劃明確智造發展的要求,隨著能源轉型政策方向的明確和光伏市場的回暖,中國光伏企業正加快向智能制造轉型,以求獲得競爭優勢。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要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術創新,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業內人士認為,“十三五”規劃對光伏行業提出智造發展的要求,預期“十三五”期間光伏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設備智能化都將出現較大突破。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朱明表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明確了“十三五”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五大發展理念。這五大理念每條都與新能源行業緊密掛鉤。光伏行業需要提高產業競爭力,形成產業價格優勢,盡快改變依靠補貼的局面。
目前,大部分的光伏企業已經逐步實現由“制造”向“智造”的轉型。在上游智造業環節,市場目前呈現兩極分化的態勢,龍頭組件企業基本上處于滿產開工的狀態,而二、三線的光伏企業訂單較少,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壓。行業內部已經達成了“不創新就被淘汰”的共識。
據了解,龍頭光伏組件企業均設有研發實驗室,不少企業已經取得了技術方面的突破;部分企業已經實現了設備的智能互聯,減少了人工的投入。在下游光伏電站發電環節,電站正在向智能化管理邁進。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