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互聯網+”助力裝備制造業走向微笑曲線兩端

時間:2015-11-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制造業的強項在加工、組裝。而隨著自動化帶來的大規模批量生產,產品價格越來越低,加之資源約束的增強,從上個世紀開始,加工組裝環節的利潤空間就越來越受到擠壓。

產品的智能化,又為服務的網絡化奠定了基礎。以前是用戶發現機器壞了打客服電話報修,企業再派維修人員到現場服務。現在國機重工的工程機械產品大都裝了傳感器,油溫、油壓等重要數據可實時顯示。一旦超過正常范圍,就會通過互聯網自動報警,售后服務人員用手機就可以遠程查看產品性能。

對設備使用情況的實時監控,將一些故障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有效提高了產品穩定性,很受用戶歡迎。“也許日后我們就不需要客服呼叫中心了,工程師可能比用戶更早察覺設備故障,用戶還沒來得及報修,我們的售后服務人員就已經到場了。”國機重工科技部部長徐潔說。

“互聯網促進了裝備制造業由生產型制造轉向服務型制造。”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朱森第說,“產品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而服務在制造過程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逐漸形成制造與服務相融合的新的產業形態——服務型制造。服務型制造向客戶提供的不僅僅是產品,還包括像國機重工這樣提供依托產品的服務,以及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乃至圍繞產品生產和使用的各類服務。”

例如,以前中鋼集團邢臺機械軋輥有限公司只是生產和銷售軋輥,現在則與山東日照鋼廠等十幾家鋼鐵企業簽訂了協議,由賣軋輥變為出租軋輥,并同時提供軋輥選擇、設計、維護、更換全程服務,按服務功能向鋼廠收費。

“過去產品是大規模生產的,現在趨于個性化。”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說,發展服務型制造業的另一個表現,是行業開始提供個性化的產品。

“私人訂制是我們最受歡迎的服務,也是新的利潤增長點。”沈陽鼓風機集團董事長蘇永強說,過去沈鼓集團賣的是同一規格和功能的產品,現在則致力于提供個性化、專屬化的全套服務:用戶需要什么樣的產品、最青睞什么增值服務、希望獲取什么數據支持,沈鼓就提供什么。

競爭力更強、更適應市場變化,“互聯網”助力裝備制造業走向微笑曲線兩端。

由生產型制造業向服務型制造業轉型,對中國裝備制造業意義重大。

中國制造業的強項在加工、組裝。而隨著自動化帶來的大規模批量生產,產品價格越來越低,加之資源約束的增強,從上個世紀開始,加工組裝環節的利潤空間就越來越受到擠壓。2008年之前,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裝備制造業旺盛的市場需求沖淡了利潤率下滑的影響。2008年以后,裝備制造業回歸中高速增長,利潤率和市場需求的同時下滑,讓不少企業倍感壓力。

“傳統制造業是生產一個產品賺一份錢,現在賺得越來越少了。怎么辦?制造業已經不能只做微笑曲線中間的加工制造環節,必須要向前后端延伸了。”朱森第說,很大程度上講,基于互聯網技術發展服務型制造,是裝備制造業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需要,“比如用戶資金有限,單純的產品不好賣,裝備制造企業就從賣產品改為出具整體方案。用戶不一定非要一次性買下設備,也可以是使用我們的設備、接受我們的整體運行方案,賺到了錢再支付相應的資金,裝備制造方也就有了收益。”

裝備制造企業引入互聯網,也是參與國際競爭的需要。“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型,是全球制造業發展的大趨勢。未來裝備制造業要從滿足市場發展到引導消費,市場需要產品和設備,更需要企業提供一整套解決方案,包括選擇、維護、保養、回收再制造等等。不發展服務型制造,中國制造業很難在國際競爭中占據優勢。”朱森第說。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