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團隊今年并不是第一次來東莞,來了多次,說實話招商總體情況并不是特別理想。”亞馬遜華南區相關負責人日前透露。東莞跨境電商發展迅猛,國際小包出口量從去年的日均不到4萬件升至目前近8萬件,然而,制造企業真正參與其中的還很少。
傳統制造加工優勢不再,廣大出口制造企業急需轉型,如何借助跨境電商轉型升級?有過成功轉型經驗的東莞跨境電商人士認為,“品牌”+“產品創新”這兩大翅膀,或許能為廣大的東莞制造企業找到轉型突破口。
跨境電商為制造業引路
各行各業似乎都在面臨較大的挑戰。對于目前不少傳統制造企業而言,人力成本仍然在上漲,傳統制造加工的優勢不再,出口企業似乎并不樂觀。
日前海關總署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5.6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7%。其中,出口8.95萬億元,下降1.6%。雖然出口總值整體下降不多,但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前,與出口動輒20%以上的增速相比,的確不可同日而語。
但再難也有機會,跨境電商的確是個出路。不過對于不少傳統制造企業老板而言,互聯網的水太深,一不小心就會踏進深淵,跨境電商更是如此。長年承接訂單,渠道和品牌都掌握在國外采購商手中,技術專利也可能成了別人的專屬,如何轉型是個大難題。
針對這一普遍困擾東莞制造企業的問題,日前,由東莞跨境電商和旺跨境電商與東莞市海納互聯網科技主辦的“互聯網攜手東莞制造飛向2025”的主題論壇在東莞舉行。這場論壇云集來自英國、法國、日本、美國等多國跨境電商領域創始人及大咖,與在場的數百位制造業企業家共同探討轉型之道。
知名老牌外貿B2B平臺環球資源的企業事務總裁裴克為是美國人,長期關注制造企業轉型領域。他通過大量調研數據發現,那些已經有海外自主品牌的企業,71%的中國自有品牌在海外的銷量不足其總銷量的50%,說明自主品牌出海還是處于初級階段,并未成為這些企業的銷售核心。
而對于品牌的海外分銷渠道,43%的國內受訪企業是線下分銷,尋找當地的進口商、零售商;11%會選擇海外電商平臺,說明大多數企業仍然沒有在電商平臺這一新渠道開展業務。
也正是這一現狀,包括東莞在內的眾多制造企業后續發展空間巨大。在亞馬遜中國全球開店華南區總經理康平看來,包括東莞在內的中國企業的傳統外貿經驗頗為豐富,而在與眾多企業接觸過程中他發現,企業的品牌意識逐漸覺醒,中國制造產品價格優惠、跨境物流便利,同時電子商務氛圍濃厚,都為制造業轉型跨境電商提供了條件。
康平說,2014年中國跨境網絡零售交易額為718億美元,同比增長44%,其中出口網絡零售額約512億美元,增幅達40%,可見跨境電商行業的蓬勃發展態勢。伴隨這一波浪潮,亞馬遜上中國賣家的銷售成績同樣令人矚目,2015年上半年就實現了同比翻倍的成績。“接下來亞洲市場也將迎來高速發展期,東莞企業可持續關注。”
創新和品牌是起飛雙翼
未來跨境電商領域空間充足,究竟該如何做?裴克為通過大量調研數據發現,“打造品牌”、“市場開拓”和“設計能力”已經成為繼“成本控制”之后中國制造企業最為迫切想構建的能力。他認為,未來的出口制造業,“創新”和“品牌”將成為新的關鍵詞。
對于這一觀點,有過成功經驗的東莞跨境電商領域龍頭企業和旺電器董事長馮朝暉深有體會。作為傳統出口制造企業轉型跨境電商的典型,馮朝暉最近常在各種政府組織的跨境電商行業重要聚會場合出現。其將制造業與跨境電商相結合,并在此基礎上利用原來的工廠優勢對產品進行創新,打造自己的品牌,在其擅長的五金領域開辟出了跨境電商“重貨+海外倉+品牌”的全新模式,目前已實現“B2B+B2C”協同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他認為,制造企業從事跨境電商,如果插上“品牌”和“創意”兩大翅膀,就能如虎添翼。
“純電商模式并不足以支撐長久發展,必須依靠制造業作為基礎,再者結合才是王道。”在馮朝暉看來,純電商必將退出歷史舞臺,最終電商是制造企業的天下。
實操經驗
傳統OEM加工時代,出口制造企業只要按客戶需求生產即可,無需自己做市場調研。但在跨境電商時代,一切流程被改寫。選品是決定勝負的前提,定好產品后,改變以往來單再生產貨品的方式,必須得自己研發產品并提前備貨。
馮朝暉從事跨境電商的心得是:去各大平臺尋找現有爆款,再將其做微創新,打造成爆款后,將有潛力的產品申請專利,打造成自己的品牌。
以和旺電器目前在eBay、亞馬遜等平臺銷量排前幾位的鐵床為例,在和旺電器做鐵床類產品之前,這類產品在這些知名跨境平臺上是熱銷產品,僅單款的消費者評價就超上千條。
這類產品一般會被業內認為很難再超越的產品,然而馮朝暉在這里發現了商機。馮朝暉說,雖然這些鐵床銷量很好,但如果你仔細研讀評價會發現,中間會有許多的中差評。“消費者給差評的一些產品,我們自己的工廠在生產的時候很容易能規避,然后我們就有針對性地做產品改進,再開發出比現有產品更適合消費者的新一代產品。”
昂貴的物流費用是跨境電商領域一大成本,同時也限制了選品。馮朝暉卻從中摸索出了自己的經驗:物流可以成為利潤突破點。
“我們本身就是做傳統B2B外貿,在歐美多國都設有辦事機構,能夠進行大批量進出口和本地操作,所以我們專找別人做不了的大貨、重貨來賣。”馮朝暉通過海運的方式批量運到目的國進行備貨,出單之后再從本地發貨,這樣一來就解決了物流的痛點。
解決了選品和物流問題,再在營銷上加一把勁,爆款打造出來后,或是打造成功之前,馮朝暉還會將這款有潛力的產品申請專利,讓別人無法復制。也就是此前提到的“品牌”戰略。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