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未來制造業工業大數據將開啟新藍海

時間:2014-09-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以機床為例,以往都是出現問題后再進行維修,而通過傳感器和大數據分析,則可以提前了解機床的哪一把刀具,或是哪一個環節可能出現問題,在問題出現之前進行維修。

在歐美國家重振制造業的過程中,工業大數據被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而在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工業大數據也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從全美制造業創新網絡,到德國的工業4.0,再到正在醞釀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一場席卷全球的新工業革命的輪廓已逐漸清晰。

“未來的制造業將建立在以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為基礎的互動平臺之上,將更多的生產要素更為科學地整合,變得更加智能化、自動化、網絡化、系統化,而生產制造個性化、定制化將成為常態。”在9月18日~20日舉行的第七屆亞洲制造業論壇年會上,亞洲制造業協會CEO兼秘書長羅軍如是說。

記者從本屆論壇上了解到,在歐美國家重振制造業過程中,“工業大數據”被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而在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工業大數據也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工業大數據的價值

梳理歐美國家重振制造業的規劃,將信息技術與工業技術融合是共同的特征。那么,二者的融合究竟將如何改變制造業?這一點從工業大數據的應用中可見一斑。

在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講座教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智能維護系統產學合作中心主任李杰看來,制造業的問題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看得到的問題,一類是看不到的問題。

所謂看得到的問題,指的是生產中的各類設備,而看不到的問題,則是生產的精益和穩定性。

“工業大數據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隱性的操作問題及未知的變化,及時地做好預防,從而避免故障。”李杰說。

以機床為例,以往都是出現問題后再進行維修,而通過傳感器和大數據分析,則可以提前了解機床的哪一把刀具,或是哪一個環節可能出現問題,在問題出現之前進行維修。

據李杰介紹,他的團隊和豐田公司合作,對豐田的某一生產線的機器人進行了智能維護,可以提前三周發現它們的問題,為豐田公司減少了裝備維護成本近50%。

事實上,工業大數據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可預測性維保,德國電氣委員會電子與信息技術協會董事長伯恩哈特·蒂斯指出,其對制造業的影響還包括研發、設計、生產、營銷及售后服務。

“通過對數據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優化產品價值鏈,改善工廠的生產質量,增加透明度,減少庫存。最終我們產品的質量會更高,消費者的滿意程度也會更高。”伯恩哈特·蒂斯說。

服務新藍海

工業大數據的應用除了可以幫助用戶實現預測性維保,并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驅動生產價值之外,還將給用戶帶來更多的改變。

SAP公司快速增長市場戰略部副總裁徐莉介紹說,SAP在幫助某空氣壓縮機客戶實現可預測性維保之后,該客戶發展出了一種新的業務模式—不再僅僅把空氣壓縮機賣給客戶,而是把服務賣給客戶,按照為客戶提供了多少壓縮空氣來算錢。

在徐莉看來,這是工業驅動制造企業向服務轉型的典型例子。

對此,李杰亦表示認同。他指出,目前中國的制造經濟已經發展到了相當規模,下一步的發展重點應該是服務經濟。“發達國家的服務經濟是70%以上,而目前中國是20%。”

在李杰看來,服務經濟時代,中國制造的競爭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目前,中國制造企業大都追求規模效益,而在服務經濟時代,對數據的挖掘和分析,將創造更多價值。

“我們做大數據分析的目的是創造價值—為客戶創造價值,為自己創造價值,為社會創造價值。”李杰說。

在李杰看來,中國制造的優勢在于,內需市場很大,積累的數據也很多,因此,如果做好數據挖掘和分析,中國制造無疑將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中國的挑戰

當然,看到未來趨勢的不僅僅是中國。面對新工業革命,歐美國家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戰略部署。

德國工業4.0科學咨詢委員會委員托馬斯·保爾漢森表示,就目前發展情況來看,美國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依然有非常明顯的優勢。“美國有很多知名的IT公司,比如谷歌、思科、IBM、惠普等。因此,他們在新一輪競爭中依然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并吸引眾多的投資者到美國投資。”

同時,歐洲也不甘落后。據托馬斯·保爾漢森介紹,德國工業4.0科學咨詢委員會,由軟件協會和電子器件協會合并而成。同時,德國制造在經驗和可靠性方面,也具有長期的積累。

在托馬斯·保爾漢森看來,中國有很多行業,目前正從工業2.0邁向工業3.0,因此,對于中國而言,要想一下邁入工業4.0,仍然面臨不小的困難。

“在我看來,中國需要在人才方面下功夫。把重點放在教育和科研方面,并重視對人才的培訓,把企業的員工和工程師盡快打造成適應工業4.0的人才。”托馬斯·保爾漢森說。

徐莉也表示,當制造業變得更加自動化和網絡化之后,對工人和工程師的要求也會發生諸多變化,因此對人才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同時,徐莉認為,在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中國的制造企業應該發揮積極作用。“當前中國已經進入了創新的”無人區“,很大程度上需要企業對轉型有著強烈的意愿,才能更好地推動創新。希望中國有一些標桿型企業真正做起來,為中國的新工業革命提供路徑和標準。”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