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賽迪研究院)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一季度,我國電力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值和出口增速降幅超出預期。整體產業面臨提質增效壓力陡增、產業結構調整尚未形成穩定支柱產業、部分產業經營狀況堪憂等壓力。
數據顯示,1~2月,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銷售產值1.38萬億元,同比增長7%,較去年同期(14.4%)和前年同期(10.3%)分別回落7.4和3.3個百分點。進出口額增長由正轉負,進出口總額1830億美元,同比下降6.2%。
對于目前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現狀,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所長安暉直言不諱地描述為“進入不容樂觀的產業調整期”。
“產值增速急轉直下和出口增速由正轉負都是重要的信號,盡管還需要繼續觀察,但相當程度上可以預判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將可能進入一個深度調整期。”安暉說。
在他看來,能否有效緩解調整壓力,培育新的增長動力,要邁過好幾道坎。
安暉將其歸結為: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能否真正有所突破,如何擺脫對組裝加工發展模式的依賴,能否找到新的增長點并快速擴大市場,能否以品牌建設帶動海外市場的二次開發,能否實現從以制造為主向制造、軟件、互聯網、信息服務融合發展的新型產業結構轉變。
目前,傳統優勢行業增速明顯放緩,新的增長點正在形成但規模偏小。在此背景下,部分企業經營狀況堪憂。
安暉特別提到,其中最突出的是彩電行業,由于受到互聯網企業的強力沖擊,行業效益持續下滑。
“在當前經營模式尚不明確、電視內容服務未能貢獻效益的階段,互聯網企業普遍采用服務收入補貼電視整機價格的做法,”他進一步分析道,“這導致彩電價格迅速下跌,傳統生產廠商面臨利潤為負的危險局面。”
展望二季度,賽迪研究院的報告認為,在市場環境方面,國內外宏觀環境依舊徘徊增長,產業投資增速小幅下滑,電子信息制造業仍將維持低速增長,預計銷售產值將略高于年初水平,達8%~10%。
報告還指出了以下值得注意的形勢:國際市場不確定性上升,內需市場規模增長有限;全球技術創新進入活躍期,新增長點機遇窗口出現;跨界融合成為常態,企業競爭格局深刻變革安暉指出,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融合不斷催生新的產品和服務市場。智能電視已經占據超過40%的彩電零售市場,作為未來家庭娛樂中心的樞紐,智能電視市場有望在近期實現爆炸式增長。
針對正處于調整期的電子信息制造業,賽迪研究院的報告也給出了一系列建議。
報告認為,應盡快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電子信息制造業重要基礎領域,保持電子信息固定資產投資穩健增長。
此外,在推動產業結構加快調整的同時,報告建議采取一系列微調措施“穩增長”,如加快“寬帶中國”和4G網絡建設進度,出臺不發達地區信息消費促進政策,制定支持企業國際市場品牌建設扶持政策等。
“我國應加快培育新增長點和產業接替發展領域,建議研究制定智能家庭、智能電視、LED等領域的產業扶持政策。”安暉表示,“此外,還應繼續推動龍頭企業以并購重組方式進行產業整合,同時穩定中小企業經營態勢。”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