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海上風電阻力大 中英攜手議難題

時間:2014-05-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由國家能源局、英國大使館主辦,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英國ITPower公司承辦的此交流會,吸引了國內外幾十家海上風電領域企業、特別是我國相關領域的諸多企業前來參加,不難看出市場對海上風電的重視。

“雖然我國提出‘十二五’期間海上風電建設500萬千瓦的目標,但受技術、政策、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響,目前海上風電發展非常緩慢,要完成‘十二五’目標幾乎不太可能。”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在3月18日舉行的“中英海上風電案例研究成果發布暨技術交流會議”上如是說。由國家能源局、英國大使館主辦,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英國ITPower公司承辦的此交流會,吸引了國內外幾十家海上風電領域企業、特別是我國相關領域的諸多企業前來參加,不難看出市場對海上風電的重視。

史立山在該交流會上表示,截至去年年底,英國海上風電裝機已達到將近360萬千瓦,占到了全球的50%以上,取得這個成績,非常不容易。目前英國在技術、管理、決策等方面都有一套相對完整的程序和決策機制,在建設和運行管理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經驗,確實值得中國很好地學習。

眾所周知,海上風電建設要求高,技術難度大,涉及到的因素較多,如:環境、養殖、交通、景觀等。因此其技術選擇、決策、施工都很復雜,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發展海上風電成為一些能源轉型國家的重點關注議題。

英國駐華大使館可持續增長參贊JohnEdwards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13年英國海上風電吸引了約100億英鎊(約合1000億元)的投資,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廠也在英國并網發電,預計2020年,英國海上風電的總裝機規模將達到18吉瓦,占全國發電容量總額的30%左右。而根據規劃,到2020年中國的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將達到30吉瓦,會超過英國成為全球海上風電的第一大國。因此,中英兩國在這個領域合作蘊含了很大的機會。”

事實上,中英兩國在相關領域的合作早已開啟。2010年,中英兩國建立了“中英能源對話”框架,此后陸續開展了考察交流與技術培訓工作;2013年1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克強在訪問英國時,與英國達成了加強再生能源合作的一致意向。為鞏固并深化合作成果,中英雙方能源主管部門提出開展中英海上風電案例研究工作。在此次交流會上,中英雙方便分享了不同的經驗。全球領先可再生能源領域咨詢公司———英國ITPower公司的高級海洋能源專家MarkLey-bourne向大家分享了英國積累的寶貴經驗,如在SheringhamShoal項目曾出現了下述問題,試圖通過使用浮式起重機安裝樁,但是這種方式對天氣非常敏感;陸上考古發現延長了電纜鋪設時間;需要減緩風電場對軍用雷達的影響等。同時他也提醒各方,風機可靠性依舊是潛在的一大問題,從2009年6月到2011年9月,該風電項目共有376臺風機的齒輪箱出現故障;而在2013年的夏天,另外一個海上風電項目———Thanet則替換掉了16臺原有的齒輪箱。

事實上,上述提及的大部分問題在中國項目建設中也同樣存在。中國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新能源部副主任王霽雪在交流中談到:“目前國內海上風電價格機制需有待明確;海上風電項目開發管理有待進一步完善;國內資源水平和建設條件復雜,相關技術有待提高;技術標準有待進一步完善。”

不難看出,中英雙方在相關領域確實有許多值得探討與合作之處。對于未來海上風電如何進一步發展,史立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一要盡快明確電價政策。海上風電技術要求高,建設條件復雜,投資需求大,導致海上風電開發成本高,如沒有清晰的電價政策,很難對項目建設進行評估和決策。因此,需要抓緊研究海上風電電價政策,以便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海上風電投資市場環境,實質性地推進海上風電開發建設。

二要加強部門協調管理。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涉及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與交通運輸、生態保護等密切相關,各部門對發展海上風電的認識不一,部門間的協調和銜接還不夠。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建立公開透明的機制,明確海上風電管理的關鍵環節和有關要求,提高海上風電管理工作效率,為海上風電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三要加強技術和標準體系建設。目前,中國海上風電基礎相對薄弱,技術和標準體系尚不健全,海上風能資源評價工作尚未系統開展,海上風電標準體系尚不完善。需要結合示范項目建設等方式,加強資源評價、工程設計、施工安裝、運行維護等方面的技術進步工作,推進海上風電產業體系建設。

總體看來,中英海上風電案例研究開創了兩國長期研討交流模式,為兩國海上風電領域合作開啟了良好的開端,更為后續工作奠定了基礎。雖然目前海上風電建設尚面臨諸多難題,但相信,隨著各方工作的有序推進,海上風電步入快速增長將指日可待。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