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核電裝備加快走出國門 加速海外布局

時間:2013-12-2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國內核電產能過剩的苗頭已經凸顯,核電企業需要及早開拓海外市場來避免國內市場的縮小,中國核電產業整體實力已排在世界前列,是核電設計、建造、運營經驗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在中國外交戰略謀變的大背景下,中國核電裝備正在加快走出國門,進行海外市場布局。

11月底,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問羅馬尼亞期間,雙方確定中廣核將參與羅馬尼亞切爾納沃德核電站3、4號機組的建設;12月2日,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時表示,支持中方參股甚至控股英國核電建設項目;12月8日,在華訪問的法國總理艾羅視察了廣東臺山核電站,并稱“未來雙方將向全球公眾提供更好更安全的清潔能源。”

“核電外交”

回溯歷史可以發現,核電以前是西方發達國家壟斷的能源技術。中國的“核電外交”始于30年前。當時,中國向核電強國法國引進技術和資金,著手建設廣東大亞灣核電站。

從大亞灣核電站起步,中法核電合作走過了從“法方為主,中方為輔”到“中方為主,法方提供支持”,再到“共同設計、共同建造”三個階段。

30年來,中國不斷吸取世界核電技術發展成果,通過堅持引進、消化、吸收和持續的自主創新,現在已實現了百萬千瓦級核電站的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建設和自主運營,基本形成了核電完整的工業體系。

12月8日,在華訪問的法國總理艾羅視察了廣東臺山核電站。這是繼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之后,中法能源領域最大的合作項目,并有望成為世界首臺商運的歐洲先進壓水堆(EPR)機組。

艾羅說:“法國與中國的核電合作已經成為一項偉大的事業。繼大亞灣核電站之后,我們已經邁入了新的合作階段,未來雙方將向全球公眾提供更好更安全的清潔能源。”

不僅如此,中英也開始開展核電實質合作。12月2日,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時表示,歡迎中國企業赴英投資,支持中方參股甚至控股英國核電建設項目。中國總理李克強表示,中國在核電領域擁有安全的技術和較高的性價比,兩國加強合作前景廣闊,并可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

而此前11月25日,李克強總理訪問羅馬尼亞期間,雙方確定中廣核將參與羅馬尼亞切爾納沃德核電站3、4號機組的建設。

廈門大學能源學院院長李寧認為:“核電是高科技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從世界范圍看,國與國之間的核電合作不僅是商業行為,也具有外交色彩,都是國家層面的主導和推動。”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說,中國核電從以前靠“引進來”發展到現在能“走出去”。“核電外交”的升級換代,是中國技術從引進、學習到自主創新、形成體系的縮影,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科技、工業等綜合實力的提升。

中投顧問研究員沈宏文表示,核電技術研發、設備制造、電站維護等各環節都將因此而受益,中核、中廣核旗下附屬設備制造企業、核電設備上市公司有望從中分得一杯羹。

加速海外布局

日本福島核事故后,核電存廢在一些國家引起了爭議。但同時,作為清潔能源,核電在一些國家能源結構中仍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日本福島核事故后,中國全面檢查了核電項目的安全,穩妥恢復了核電建設,并更加注重安全高效發展核電。與此同時,日本、德國、意大利、瑞士等發達國家都提出了廢核或降核目標,對這些國家核電產業影響巨大。

“綜合考量這些因素,中國核電企業進軍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在上升。”李寧表示,現在中國核電產業整體實力已排在世界前列,是核電設計、建造、運營經驗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目前,中國已建成17臺核電機組,在建28臺核電機組,成為世界在建核電規模最大的國家。

正是得益于核電實力的壯大,今年中國核電企業“走出去”實現重大突破。10月,中廣核集團和中核集團聯合法國電力公司和法國阿海琺集團,與英國政府達成協議,將在英國西南部欣克利角興建兩臺第三代壓水堆核電機組。該項目投資總額約160億英鎊,中國兩家企業將共同持股約30%至40%。

李寧認為,這不是中國核電企業第一次參與國際競爭,卻是中國核電企業聯合國際核電巨頭首次進入發達國家的核電市場。“中國核電業能進入世界上最早實現核電民用化的英國,這將產生很大的品牌宣傳示范效應,不僅打開了發達國家的突破口,更易于未來進入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市場。”

繼與法國電力公司合作投資建設英國核電項目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后,11月25日,中廣核集團又與羅馬尼亞國家核電公司簽署了建設羅馬尼亞切爾納沃德核電站3、4號機組的合作意向書。這標志著中廣核集團在推進核電“走出去”方面又邁出了新步伐。

在中廣核集團和中核集團走出國門后,國家核電也躍躍欲試,不過他們把目光投向了非洲。

10月末,來華訪問的南非副總統莫特蘭蒂赴國家核電,參觀了大型先進壓水堆重大專項CAP1400核電技術的設計驗證和安全評審試驗臺架,了解了CAP1400核電站模型、國核在三代核電常規島設計方面的成果。

莫特蘭蒂表示,南非核能利用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他期待今后中南兩國在核能領域開展互惠互利合作,包括在人員培訓、技術改進和創新方面進行合作和創新。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國內核電產能過剩的苗頭已經凸顯,核電企業需要及早開拓海外市場來避免國內市場的縮小,而核電儼然成了外交、外貿的重要工具,核電“走出去”不再只是口號,重大核電項目將在中外經貿合作、戰略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