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咨詢公司麥肯錫發布了一份物聯網報告,這份報告的焦點是物聯網帶來的基于傳感器的新型業務模式。麥肯錫把興起的物聯網應用分為兩大類:信息和分析、控制和自動化。報告中列出了很多大公司或特定行業(如汽車制造業)中的應用實例。同時每一位用戶都要引起注意,因為很多與我們相關的信息也會傳播到網上甚至被分享出去。
在“信息和分析”類別中,麥肯錫提到了行為跟蹤,比如保險公司可以在客戶汽車內安裝定位傳感器,從而可以根據用戶開車方式和開車地點制定合理的價格。另一個例子是樂購利用傳感器通過會員卡收集購物者購物數據,這樣可以針對不同的會員提供更多購物或折扣信息,從而縮短結賬時間。在B2B方面,通過傳感器跟蹤RFID標簽,將標簽放置在產品上,隨著供應鏈流動而流動。
信息分析的下一個應用是改善環境認知,如在馬路或建筑物等基礎設施上部署大量傳感器,這樣就可以獲得即時環境信息(天氣、溫度等)。
基于傳感器的決策分析,展示了傳感器技術的革命意義,大部分消費者甚至都不會察覺,例如,有些零售商正在研究在購物者購物時收集和處理購物者數據的方法。傳感器的數據采集功能和視頻功能可以幫助了解購物者在每個獨立顯示屏前逗留的時間,并記錄下最終購買的產品,這有助于優化零售產品擺放,從而增加商場的收入。
物聯網的第二大類應用是控制和自動化,把通過物聯網收集到的分析數據,轉化成可以通過網絡向執行器反饋信息的指令,這樣,通過執行器可以改變流程或工藝,比如化工生產和組裝流水線的流程優化。
利用物聯網與傳感器優化資源消耗,如電力公司通過智能電表讓消費者更加合理的管理用電支出。這對那些用電大戶來說尤其有用,因為他們可以把高能耗流程和流水線從高價的用電高峰時段轉移到用電低峰時段。同樣,利用物聯網與傳感器也可以優化復雜的自動化系統,這是物聯網最大的用途,因為它可以迅速、即時地感知不可預測的環境,比如汽車行業正在研發一種系統,用于發現緊急碰撞,然后采取相應的安全救助措施。
報告最后稱,物聯網前途無量,但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隱私問題、相關法律缺失或不健全問題、傳感器和驅動器的成本問題等等。但能效提高和流程優化是使用物聯網的公司可以期待的早期利好目標,總的來說,這對進軍物聯網的公司來說非常有幫助。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