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ST科健發布公告稱,公司與重組意向方江蘇天楹環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接洽,并最終達成合作意向。其實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如泰達股份、長青集團、南海發展、桑德環境、城投控股、華西能源、盛運股份、興蓉投資等進入垃圾焚燒發電行業。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優勢,紛紛涉足這一領域,有望在這一輪行業大發展中搶得先機。它們有的進軍設備生產領域,有的進入運營領域,有的只是股權投資,目的都是希望在這場盛宴中分得一杯羹。種種跡象表明,資本密集的垃圾焚燒發電企業正在加速進入資本市場以壯大資本實力,尋求企業乃至行業的更大發展。
市場需求旺盛
在我國,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垃圾圍城已經越發嚴重,幾乎所有大中城市都苦于被垃圾包圍。據權威部門估計,全國1/4的城市已基本沒有垃圾填埋堆放場地。目前,各大城市生活垃圾日產量猛增,并以每年約5%的速度增長,很多城市的生活垃圾依然只是簡單堆放、填埋。堆積如山的垃圾如一顆巨型“炸彈”,潛伏在城市周邊。據了解,生活垃圾常用的處理方式主要有堆肥、填埋、焚燒三種,前兩種方式占地多,且二次污染嚴重,特別是對成分復雜的現代垃圾,這些措施幾乎沒有任何降低污染、減少負面影響的作用。
而垃圾焚燒發電技術,主要有循環硫化床技術和機械爐排爐技術兩大類。前者在焚燒時需要加煤或其他輔助添加燃料。后者是將垃圾進行7到10天的自然發酵,不添加任何助燃物,二次污染控制更加徹底,生活垃圾處理的“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效果更加明顯。垃圾焚燒發電對解決“垃圾圍城”和有效地減少垃圾填埋或其他簡易處理對土地的長期污染和浪費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關政策支持
國家《“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中明確提出2015年無害化處理率達80%。而《規劃》要求到2015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中選用焚燒技術的達到35%,東部地區選用焚燒技術達到48%。截止2010年底,我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中,焚燒技術占比約20%,焚燒技術占比大幅提升。政府對焚燒發電方面一直持大力支持的態度,尤其是2012年4月10日發布《關于完善垃圾焚燒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確規定:垃圾焚燒發電執行全國統一垃圾發電標桿電價每千瓦時0.65元,垃圾焚燒發電迎來高速發展時期。據業界測算,“十二五”期間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投資總額將超過1000億元。
盈利能力較強
由于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行業起步較晚,并且工藝技術復雜,市場競爭并不充分,因此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行業總體毛利率處于較高水平。目前,國內A股市場上涉及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業務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南海發展、桑德環境、城投控股,這幾家公司的平均毛利率很高,說明我國的垃圾處理行業盈利能力較強。*ST科健此次意向的重組方天楹環保就是一家主營業務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及其他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開發和垃圾焚燒發電成套設備、環保成套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盈利能力較強的企業,是這一行業領先的系統運營商。
較高的盈利能力必然吸引不少企業進入垃圾焚燒行業,借助資本市場壯大資本實力和規模。不久前北京發展斥資30億元并購中國綠色能源公司已取得很大進展。后者承擔著杭州錦江投資的全部垃圾焚燒發電業務,在建或擬建垃圾焚燒電廠有17座,總裝機容量達到363兆瓦,日垃圾焚燒量將近2萬噸。密集上馬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對資金需求較為急迫,以建一個單日焚燒量為2000噸的發電廠為例,投資需7億元。目前我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較多采用BOT模式開展,該模式對投資方的資本實力有較高要求,也因此提高了行業進入門檻,這有利于提升行業集中度,并使投資項目能夠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
據了解,目前國內從事垃圾焚燒發電的企業約有70-80家,主要分為4大類:第一類是政府主導的運營公司,由地方政府出資建立垃圾發電項目,公司作為政府建設這一項目的平臺,如泰達股份等。第二類是專業投資運營公司,采用引進技術、專注于BOT模式建設運營垃圾發電項目,以運營管理為主,如光大國際等。第三類是工程建設運營公司,對垃圾發電項目提供從工程建設到運營管理服務的企業,如北京中科通用等。第四類是系統型運營公司,使用自己開發的技術和生產的設備,對垃圾發電項目提供從投資、工程建設到運營管理服務的企業如江蘇天楹環保等。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