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補貼政策才新鮮出爐 光伏業內競爭就已經開始

時間:2013-09-0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目前競爭已經開始,現在無錫申請并網的家庭分布式發電用戶中,就有由行業內專業人士為居民個人代建的。

上月底,光伏業界期待多日的光伏發電補貼政策最終落地,電站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分區標桿上網電價和電價補貼標準,以及執行期限都已明確。居民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發1度電能最終拿到多少錢?補貼標準的出臺對于這一行業意味著什么?無錫供電公司營銷部智能用電專業人士顧偉,為廣大讀者進行專業解讀。

賣1度電給電網收入0.87元

8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了《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明確對光伏電站實行分區域的標桿上網電價政策。根據電站所在區域的太陽能資源條件和建設成本,將全國分為三類資源區,分別執行每千瓦時0.9元、0.95元、1元的電價標準,其中江蘇省處在

Ⅲ類資源區享受1.0元/千瓦時電價。這是對于傳統光伏電站項目而言的。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實行按照發電量進行電價補貼的政策,電價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42元。“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每度電0.42元,意味著什么?”顧偉說,無論是企業還是居民個人,只要是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裝機容量在6兆瓦以下),所發電量都能享受到每度電0.42元的國家補貼。

如果除去自發自用外,有余上網的電量,電網還會按照脫硫煤電價回收,每度電按照0.45元的價格進行計價,這樣算上國家補貼的話,每發給國家電網1度電,就能收入0.87元。“企業的分布式發電項目如果自發自用更劃算。”顧偉說,企業用電目前執行的是大工業電價,此價格要高于脫硫煤電價。

以每度電0.637元為例,如果自發自用,每度電不僅能省下0.637元,還能得到0.42元的補貼,這就等于1.057元的收益,比標桿上網電價1元錢還要合算。

對居民利好,預計家庭電站會增多

“對居民的利好還是比較大的。”顧偉介紹,在補貼政策未出臺之前,光伏發電項目,只有那些能力的企業才能申請到標桿上網電價,作為居民個人來講,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是申請不到的。補貼標準明確之后,預計會有更多的居民用戶加入進來,建立家庭發電站。

記者了解,過去兩個月無錫新增項目5家,目前全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已達23家。新增的5家中,有4家是居民用戶,其中2家在無錫市區,2家在江陰地區,裝機容量在2千瓦到5千瓦之間。家住南長區銀杏苑的80后沈中杰就是其中一位。

早在去年,他就有了建設家庭光伏發電站的想法,希望利用好屋頂先行實踐綠色環保的理念。他所在居民樓是復式躍層建筑,樓下一二層是一戶人家,他家是三四層,樓頂是斜坡形狀的,面積相對大一點,有40平方米可利用。“關于屋頂的使用問題,我同物業已經講好了,樓下鄰居也達成了一致。”

沈中杰本身從事的是光伏行業,技術上也比較有優勢,隨著國家政策的日趨明朗化,目前他已經做好了前期準備工作,設計方案、安裝設備等都已到位,并于3周前向無錫供電公司提交了并網申請。

沈中杰設計的裝機容量是3千瓦,40平方米的屋頂可以鋪設12塊250瓦的太陽能電池板,以無錫的日照時長,預計每個月平均能發260度電。據了解,繼江陰趙剛家的迷你電站之后,目前全市已有7個家庭申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申請人以行業內的專業人士居多,由于空間的關系,多集中在別墅區、私房等。

補貼政策才出臺,業內競爭已開始

記者采訪了解到,由于看重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未來發展前景,部分人在建立個人家庭電站的同時,已經開始積累操作經驗,待分布式電源普及之時,為其他企業或者個人提供從設計到安裝等全套專業的服務。目前競爭已經開始,現在無錫申請并網的家庭分布式發電用戶中,就有由行業內專業人士為居民個人代建的。

雖然居民熱情日趨高漲,不過業內人士建議,完全從投資的角度考慮,即使補貼標準出臺,裝機容量在4千瓦左右的居民家庭光伏發電站收回成本仍然需要6-7年時間。“一旦申請,供電部門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現場勘查、接入方案編制和評審等工作,最后一看成本大,投資方或用戶不建了,將會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一位業內人士介紹。

企業分布式光伏項目在申請并網過程中,都需要進行環評,并且要得到省能源局核準,但是目前居民分布式光伏項目的申請建立,批復手續相對簡化,無需核準,只要到當地供電部門進行申請即可。一旦居民申請,供電部門將實地勘察,每家每戶都要單獨制定接入方案,每戶至少還要需要2塊電表,自發電總量、余電上網電量、用掉國家電網電量都需計量清楚,接入環境復雜,接入過程并不簡單。

記者了解,居民房屋建筑結構的承重評估,家庭建設太陽能屋頂后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等一系列居民關心的問題,還需要在家庭分布式光伏電站發展中得到逐步的明確和解決。對于可能出現的越來越多的申請并網者,供電部門也正在逐步積累經驗,優化接入、驗收等操作流程,以便更好地服務用戶。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