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太陽能和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已經使用離子注入指叉背結背接觸(IBC)技術,產生出了22.1%的高效晶體硅(C-Si)的太陽能光伏(PV)電池。
這是博世SE和ISFH的IBC技術的聯合開發計劃,正方形的156毫米太能能板子上的光伏電池已達到5.32瓦峰值輸出,創造了單結硅光伏電池的記錄,組織預計使用該技術將實現更高的電池輸出。
博世SE和ISFH的在一份新聞聲明表示:“IBC電池是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有吸引力的概念,因為前端金屬化光學陰影造成的視覺陰影損失是可以避免的,背面側的金屬化可以完全無銀的條件下進行。”
“IBC-細胞應用了新穎和智能模塊互連的概念,突出的優點是充分利用高電壓,異常高的電流密度和外形美觀。”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下一篇:
中國能源新寵 價格控制面臨瓶頸
頁巖氣革命進一步提升了美國能源安全,為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提升國際競爭優勢,美國將進一步開發和出口頁巖氣。“中國未來的能源安全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