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球光伏產業低迷。2013年,光伏產業持續低迷,國內光伏產業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中國光伏產業大省的四川,由于其產業鏈幾乎將整個光伏產業上中下游的主要產品都涵蓋在內,因此所受到的影響則格外明顯。據成都海關數據顯示,2012年1-10月,四川累計出口太陽能電池239.7萬個,同比增加59.9%;出口價值達6377萬美元,同比大降82.6%;出口平均價格每個為26.6美元,同比下跌89.1%。
出口單價持續下降
成都海關發布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10月,四川累計出口太陽能電池239.7萬個,同比增加59.9%;出口價值達6377萬美元,同比大降82.6%;出口平均價格每個為26.6美元,同比下跌89.1%。
統計數據顯示,自2012年6月四川太陽能電池以104.5萬個的出口量創單月歷史新高后,出口量連續3個月減少,9月僅出口2.9萬個,10月當月出口41.8萬個。與此同時,四川太陽能電池出口均價繼續處于低位運行態勢,10月當月出口均價為每個1.4美元。
其中,四川對歐盟出口太陽能電池207萬個,增加62.1%,占同期四川太陽能電池出口總量的86.4%;對印度出口6.8萬個,2011年同期為零,占2.8%;對臺灣省出口6萬個,2011年同期為零,占2.5%;對東盟出口4.5萬個,2011年同期僅出口0.3萬個,占1.9%。
記者查閱此前成都海關發布的數據,2010年1-10月,四川出口太陽能電池120.9萬個,價值2.5億美元;出口均價每個為207.3美元。2010年前6個月,四川太陽能電池出口穩步攀升,7、8月逐月下滑,在9月當月出口猛增至52.6萬個,創歷史峰值后,10當月出口量急挫跳水至8.9萬個,環比大幅下降83.1%,同比大幅增長97.8%;與此同時,出口均價前5個月小幅逐月走高后,6至10月呈現寬幅振蕩,10月當月均價每個為393.6美元,環比激增4.2倍,同比增長6.6%,量價背離嚴重。
實際上2011年,四川省太陽能電池出口就已經開始呈現出量增價跌的態勢。2011年,四川出口太陽能電池170萬個,價值4億美元,出口均價為每個234.3美元,下跌30.1%。2011年,四川太陽能電池各月度出口量呈現單駝峰形態,出口均價則呈整體下降態勢。2011年12月當月出口量繼續維持在10.2萬個的水平上,環比增加6.1%;與此同時,出口均價繼續下探,12月當月為每個115美元,環比大幅下跌45.5%,接近歷史最低值。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四川省出口太陽能電池的價值在急劇縮水。
光伏業受沖擊
2012年,在包括四川瑞能、四川永祥等在內的四川龍頭多晶硅企業,全部停產技改后,川內總計約三萬噸的多晶硅生產線“戛然而止”。
多晶硅企業的全面停產也殃及到了四川雙流光伏產業的發展,大多數公司收到沖擊。據了解,雙流太陽能光伏產業主要依賴新津、樂山一帶的硅材料。
在光伏發電產業鏈中,多晶硅的生產是最重要的環節,也是含金量最高的環節。以樂山、雅安為代表的四川光伏產業極,蘊藏著豐富的硅資源,樂山同時還擁有豐富的磷礦,阿壩州、甘孜州有著全國最豐富的鋰礦資源,而這些都是發展光伏產業鏈必不可少的礦產。
據悉,雙流西航港工業園區內的四川天威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一組數據顯示,2012年1—7月四川天威新能源光伏組件累計銷量同比下降63%,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下降81%。
隨著能源緊張和環境問題的加劇,太陽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成都市確立的十大產業集群發展規劃中,光伏光電產業即是其中一項。
天然氣也是多晶硅提純過程中重要的生產要素,而四川擁有全國最大的天然氣田,充足的天然氣資源為多晶硅企業的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再次,川西北地區有充足的太陽能資源和相對富集的土地資源,利用荒地荒坡優勢,建立太陽能光伏電站,將發展新能源和改善電力布局有機結合起來。四川的水能資源豐富,占全國四分之一左右,巨大的水能資源創造了源源不絕的電力,是發展光伏產業的動力。
自2008年以來,按照產業發展規劃,雙流縣被確定為成都新能源產業主要功能區。該功能區以雙流縣西航港經濟開發區為主要承載地。雙流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作為成都市新能源產業功能區的核心承載區和天府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起步引領區,正著力發展太陽能、核能、風能、生物質能、風光電一體化照明,儲能、智能電網等為重點的新能源產業,和以物聯網產業鏈為核心的新興電子信息產業。
據悉,2015年成都新能源主營業務收入將增長至1100億元,其中太陽能產業年主營業務收入達660億元。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