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自動化技術發展之路

時間:2013-01-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目前是制造業大國之一,但還遠遠稱不上制造業強國,雖然在一些非常尖端的技術上并不落后于國際主流多少,但在其它一些民用領域卻落后甚多,其中我國自動化技術發展就不是很順利

擁有“世界工廠”稱號的中國也成為了自動化產品與技術發展最為迅速的新興市場。根據Miconex一中國最大的測量儀器儀表及自動展覽會統計,2000年國內自動化及自動控制系統的市場容量為22.5億美元,約187億元人民幣。而到2010年,據統計,中國的自動化產品市場規模已達700億元人民幣。IMSResearch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包括可編程控制器、機器視覺、人機界面、伺服和步進驅動、中低壓馬達驅動器和工業計算機在內的中國自動化控制系統市場規模,在2013年將會達到1311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在12%左右。

中國快速成長的"全球制造工廠"重要角色身份與相對發展落后的工業自動化產業,使得國內自動化市場成為了全球化競爭的市場。不少外資企業敏銳嗅覺到先機,紛紛開拓了中國自動自動化市場。

但是,中國政府采購從2008年開始,已大范圍實行“中國制造”優先原則。簡單說,就是同類產品有國產的必須優先選擇。對于外資企業產品來說,這是市場開拓的“攔路虎”,在各類招標或直采項目中,造成了阻礙。并購或本地化生產成為外資企業的一個選擇,在生產制造、研發及采購、物流等全方位地開始了本地化進程,才能更“接地氣”。

國外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趨勢是系統化、柔性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自動化技術不斷提高光電子、自動化控制系統、傳統制造等行業的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它與光電子、計算機、信息技術的融合和創新,不斷創造和形成新的行業經濟增長點,同時不斷提供新的行業發展的管理戰略哲理。

如并行工程(CE)、敏捷制造(AM)等。數控技術于模塊化、網絡化、多媒體和智能化;CAD/CAM系統面向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自動控制內容發展到對產品質量的在線監測與控制,設備運行狀態的動態監測、診斷和事故處理、生產狀態的監控和設備之間的協調控制與連鎖保護,以及廠級管理決策與控制等;系統網絡普遍以通用計算機網絡為基礎;自動化控制產品正向著成套化、系列化、多品種方向發展;以自動控制技術、數據通信技術、圖象顯示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系統裝置成為國外工業過程控制的主導產品,現場總線成為自動化控制技術發展的第一熱點;可編程控制器(PLC)與工業控制系統(DCS)的實現功能越來越接近,價格也逐步接近,目前國外自動控制與儀器儀表領域的前沿廠商已推出了類似PCS(ProcessControlSystem)的產品。

世界自動化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傳感器技術、開放式工業過程自動化系統、現場總線技術等自動化技術已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其中90年代傳感器在美國、日本的市場總銷售額已超過100億美元。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