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視覺技術新突破,實現采棉智能化

時間:2012-08-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長期的實踐證明,機械式采摘依然是我國采棉業發展的方向,但如何讓采摘機器人正確地判斷出棉花的品級、保證棉花的質量,則是主要的制約因素

      作為產棉大國的中國,棉花種植地域遼闊,生產規模呈現多元化格局,棉花品種多、收獲期長、蟲害多、地膜碎片多,盡管運用當今世界上普遍使用的機械式采摘技術,盡管能提高工效,但是容易造成棉花優劣并收的尷尬局面。然而,若使用常規的手工采棉,則又面臨著勞動強度大,勞動費用高的問題,同時,由于一些農民質量意識淡薄,使采摘的棉包一致性差,不具備價格導向性。長期的實踐證明,機械式采摘依然是我國采棉業發展的方向,但如何讓采摘機器人正確地判斷出棉花的品級、保證棉花的質量,則是主要的制約因素。

      近日,據了解,南京農業大學運用機器視覺技術研制出能夠采摘棉花的機器人,取得我國機器人技術的又一突破。用機器人代替人工此等技術,國外就已應用很多廣了,據聞國外機器視覺系統應用于很多方面,如用于海洋石油開采,海底勘查的水下機器人;用于醫療外科手術及研究的醫用機器人;幫助人類了解宇宙的空間機器人;完成特殊任務的核工業機器人等。雖然我國在機器視覺方面的發展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機器視覺系統的研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此次機器視覺技術新突破,實現采棉智能化的發展,讓中國與海外機器視覺的發展又拉近了一步,更為采棉行業帶來了福音。

      在采摘機器人對于棉花品級視覺識別的關鍵之處就是田間籽棉品級識別,一旦得到運用,采摘機器人便可根據我國籽棉品級文字標準,籽棉的大小、白度、黃度和雜質量等特性,迅速、準確地判斷出籽棉的品級,將有望從源頭上嚴把棉花采摘、收購關,解決我國棉花的采摘質量問題。 機器人在實際采摘時,眼睛里的工業相機攝像頭配合圖像采集卡就開始運作,并采集棉花圖像,進行圖像處理分析,定位棉花坐標位置。靠近植株后,機器人通過機械臂關節轉動完成棉花采摘動作。通過眼里的工業攝像頭,機器人還能辨別出哪片地里的棉花質量好,哪片地里的棉花質量差,對所采收的棉花進行高、中、低檔分倉歸類。那些長得太差的棉花,它通常“置之不理”。

      照此情況理論運作,作為我國首臺 “摘棉花機器人”,田間試驗一旦取得成功,將向國內主要產棉區推廣應用,屆時將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節約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正通過引入先進的機械設備來緩解用工緊張問題,同時提高生產效率。機器人技術也朝著智能化和多樣化方向發展,為相關行業提供技術保障。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