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兩個風電項目作為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已通過國家發改委批準,正向聯合國CDM理事會申請注冊。業內人士表示,兩項目一旦注冊成功,將推進泉州市新能源發展與國際接軌,為節能減排樹立標桿。
金井風電和小岞風電雙雙獲批
“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簡單來說就是發達國家從發展中國家的清潔能源類項目中購買二氧化碳減排量,抵沖發達國家的減排義務。”業內人士表示,該機制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發達國家締約方為實現其部分溫室氣體減排義務與發展中國家締約方進行項目合作的機制。近幾年,全球CDM機制在國內日漸普及,廣泛分布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領域。
在這個大背景下,泉州企業也開始嘗試。較早的當屬晉江燃氣電廠,其CDM項目于2009年2月6日在聯合國注冊成功,一躍成為福建省二氧化碳減排量最大的CDM項目,目前其第二監測期減排量順利獲得了聯合國CDM理事會的正式簽發。而最新通過國家發改委批準的兩個項目均來自風電領域——晉江金井風電項目和惠安小岞風電項目。
正向聯合國CDM理事會申請注冊
“一個項目想成為CDM項目,要完成聯系購買方、選擇減排技術、項目環評、項目立項和項目申報等工作。我國企業申報項目,要通過省發改委和國家發改委審批、第三方的認證并在聯合國CDM理事會成功注冊。”晉江金井風電項目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按照這個程序,第三方獨立審核機構于今年4月份對該項目進行為期兩天的現場審定工作后,5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現在進入了最后一個階段。
和金井風電一樣,去年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惠安小岞風電項目作為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后,目前也處于向聯合國CDM理事會申請注冊階段。據了解,一個項目從申請到批準最順利也需要3—6個月時間。此外,記者注意到,晉江燃氣電廠以及此次兩個風電場正在申請注冊的CDM項目,其國外合作方均為劍橋基金投資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在英國劍橋注冊的英資投資公司,依托英美財團及私募基金,致力于國際高科技及環保能源項目的開發及相關的投融資業務。
平均每年有望獲補上百萬元
按照國家發改委的批復,惠安小岞風電項目作為CDM項目,預計年減排量為42151噸二氧化碳當量。而晉江金井風電項目作為CDM項目,預計年減排量為50932噸二氧化碳當量。
這是一個什么概念?“這意味著,即使按照國家發改委的指導價格——每噸不低于8歐元出售,金井風電如果注冊成功,這個項目每年可在碳交易市場至少獲得130萬元—150萬元的回報。”該風電場相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根據測算,獲準聯合國CDM項目,獲得的資金相當于每個風電項目每發一度電補貼8分錢,遠遠高出每度電8厘錢的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
據了解,風電前期投資成本較高,小岞風電場共計劃建設11臺2兆瓦的風力發電機和升壓站,總投資2.147億元,金井風電場將安裝16臺并網型風電機組,項目總投資約3億元,按照正常運營需要10年左右收回成本。“一旦注冊成功,無疑將減輕風電項目運營壓力。按照和劍橋基金投資有限公司20年的合作意向計算,我們有望獲得數千萬資金支持。”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