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00億的總產值,近60%的年增長率,用“如火如荼”來形容目前寧波的LED照明產業一點都不為過。在廣闊的產業空間和巨大的市場潛力推動下,作為新一代環保光源代表的LED照明產業無疑已成為寧波出口經濟新的增長點。
寧波是全國重要的燈具生產和出口基地,傳統燈具的制造經驗和技術優勢為LED照明產業的迅速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不可否認的是,上游核心技術缺乏、配套產業不健全等弱點也成為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在成本大幅上漲、國外壁壘層出不窮等多重壓力下,寧波LED照明產業正在期待新的突破。
產業現狀
“忙的時候人人都上生產線”
走進寧波LED骨干企業——寧波耀泰燈具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排排整齊生產線高速運轉,工人們正在流水線上不停地裝配著零件,就在這里,經過LED測試、電源組裝、電路板焊接、防水處理等十幾道工序,每天有將近3000個LED燈具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
“為了完成年初簽下的國外訂單,我們的生產線現在都是滿負荷運轉,等到下半年人手緊張的時候,包括車間主任、業務員在內,個個都要上生產線。”耀泰燈具的陳調鳳副總經理手里拿著厚厚的訂單這樣說道,“去年我們公司投入了2000多萬元建成了5條LED專用生產線和1個專業檢測實驗室,目前LED燈具的產值可占到公司總產值的一半以上。”
據了解,像耀泰這樣從傳統燈具轉投LED產業的現象在寧波并非個例,由于LED燈具的利潤率與傳統燈具相比要高出30%左右,同時配合國外旺盛市場需要,寧波半數左右的燈具企業2009年以后就相繼進入了LED產業。
“寧波的LED產業具有許多自身獨有的優勢,坐落在寧波余姚的中國塑料城和中國輕工模具城為燈具原材料的供應和零部件的制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回到辦公室后,陳總津津有味地向記者說起寧波LED產業的特色,“寧波下游應用產品種類齊全,特點突出,‘中國燈具之鄉’余姚市梁弄鎮生產的戶外燈更是享譽全球,擁有庭院燈、高桿燈、草坪燈等20多個系列1000多個品種。”
正如陳總所說,依托得天獨厚的產業發展基礎和良好的市場前景,在寧波升譜光電半導體有限公司、寧波耀泰燈具有限公司、寧波億鑫誠電器有限公司等一批龍頭企業的帶動下,近年來,寧波LED照明產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據檢驗檢疫部門統計,2011年,寧波地區LED燈具產品出口額達到2.2億美元,是2009年的2.5倍,年增長率達到58.1%。
“其實賺的還是辛苦錢”
雖然寧波LED產業出口量增長迅猛,但在采訪過程中,也有不少企業流露出了自己的憂慮,核心技術、資金、配套產業和貿易壁壘是企業反映最多的問題。
“你猜猜這個燈珠多少錢?”在另一家出口量較大的LED燈具企業——浙江和惠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負責產品研發的技術部王經理拿著一個美國cree牌的LED燈珠光源問了記者這樣一個問題,“1.5美元!一個壁掛燈至少要用3個這樣的燈珠,光這一項就占了產品成本的35%。”
王經理介紹說:“LED產業鏈可分為上游芯片、中游封裝和下游應用三個領域,其中上游芯片領域占了利潤的70%,下游應用則只能占到10%左右,而目前寧波的LED企業大部分集中在下游應用領域,也就是說其實我們賺的還是辛苦錢。”
寧波檢驗檢疫部門的一項調查結果與王經理的說法不謀而合。據調查,企業普遍認為寧波LED照明產業存在上游核心技術的缺失、成本上漲過快、下游光學和電子學等配套產業不健全、產品設計跟不上國際標準等問題。其中,有60%的企業認為LED芯片的價格太高,利潤空間被剝奪;42.1%的企業認為受LED芯片影響,產品質量提升受制于人;57.1%的企業認為目前人工和原材料成本太高;還有37.9%的企業認為受困于貿易壁壘的影響。
“許多問題光靠一個企業很難解決,希望地方政府和檢驗檢疫部門能夠幫我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臨走前,王經理的話情深意長。
幫扶舉措
“授魚”和“授漁”并舉
2011年5月,寧波LED燈具重點企業座談會在寧波余姚檢驗檢疫局舉行。
“現在LED的標準更新太快,很難及時獲得最新的國際標準。”
“我們缺乏懂電子學知識的人才,在產品驅動研發方面有一定的難度”……
在會上,與會的企業老總和技術負責人紛紛就各自在生產、銷售、研發、產品認證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發表了看法。
“我們舉辦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要充分了解企業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困難,從而進一步提高幫扶的針對性。”余姚局戴曉燕副局長在會后這樣說道。
其實,早在2011年初,余姚局就已經針對轄區LED照明產業在出口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將授人以“魚”和授人以“漁”相結合,提升企業的產品競爭力。
一方面,余姚局及時將信息、技術、標準送到企業手中,通過“授魚”不斷增強企業的研發設計能力和應對技術壁壘的水平。
2011年2月,《普通照明用50V以上自鎮流LED燈-安全要求》國際標準(IEC62560:2011)正式公布,歐盟也同時采用該標準作為自鎮流LED燈的安全標準。為了使相關企業能夠盡快適應新標準的要求,余姚局立即組織技術人員對標準進行深入的研究,通過召開技術法規培訓班為企業技術人員解讀新標準的內容和要求。同時,要求余姚電氣實驗室加強與國外認證公司的溝通合作,盡快開展新檢測方法研究,為歐盟CE、GS認證升級做好準備。
在完成了試驗作業指導書制定、標準換版、人員培訓、檢測設備調試等各項準備工作后,2011年5月,寧波貝泰燈具有限公司的一款球泡燈首先在余姚實驗室通過了IEC62560:2011國際標準的各項檢測并順利出口歐盟。
據了解,2011年以來,余姚局通過集中培訓、上門走訪、企業實驗室指導等方式為企業送技術、送標準百余次,發布《歐盟燈具CE認證標準更新》、《墨西哥發布普通照明用LED燈能效標準草案》等技術壁壘預警20余期,惠及上百家LED出口企業;余姚實驗室還先后開拓了LED安全、驅動、性能、能效等多個領域的檢測能力,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
另一方面,余姚局從增強企業實驗室技術能力、質量保證水平等方面的“漁術”入手,提升企業的自我“造血”功能。
為了加強企業的實驗室建設,余姚局從產品結構、材料、關鍵元器件等質量要素的檢測能力入手,通過“標準理論測試”、“現場檢測操作考核”等途徑加強企業技術人員的檢測能力;同時,針對LED燈具再檢測、檢驗過程中出現的“標志說明”不合格率偏高、防水防塵等級達不到標準要求等突出問題,為企業制定評審規程、檢測記錄模板和標準解讀指南,使企業的產品自我把關能力明顯增強。
為了提升企業質量保證能力,余姚局按照ISO9001管理體系的要求,對企業的產品技術文件、工藝文件、檢驗規范、作業指導書進行全面審查,提高企業按標準要求進行生產的能力;對產品型式試驗過程中常見不符合項進行分析、歸納與梳理,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對新企業質量管理制度進行現場幫扶指導,提前消除潛在的系統性風險。
經過檢企的共同努力,2012年前4月余姚地區LED燈具產品型式試驗合格率同比上升17個百分點,標志說明合格率更是大幅上升30個百分點。
最新資訊
定向燈和LED燈出口歐盟將加生態設計“緊箍咒”
2012年4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布了有關定向燈和LED燈生態設計要求的實施措施草案,要求從2013年9月1日起出口到歐盟的定向燈、LED燈及其相關設備必須符合能效、功能和信息等方面的一系列要求,不符合要求的產品將禁止在歐盟范圍內生產、銷售和使用。
根據實施措施草案的規定,此次定向燈和LED燈生態設計要求的實施將分為三個階段,產品在不同的階段需要達到不同的指標要求。如在能效要求方面,實施措施規定在第一階段(2012年9月1日起)、第二階段(2014年9月1日起)和第三階段(2016年9月1日起),定向LED燈的能效指數EEI分別要大于0.5、0.5和0.36;而在功能要求方面,實施措施則從第一階段開始就對LED燈提出了顯色性(Ra)、相關色溫、失效前的開關循環次數、6000h時的殘存率等指標要求,并且在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要求沒有發生變化。另外,實施措施還對定向燈(不包括LED燈)的功能、燈控制裝置的能效等方面提出了相關的要求。
為此,檢驗檢疫部門提醒企業:要積極轉變觀念,在保證產品滿足安全、外觀等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對產品能效指標和生態設計要求的關注度,及時跟蹤相關的能效法規和指令,對于產品的能效要求做到心中有數;要樹立主動意識。在質量管理上,把好原材料關、生產安全關和出廠檢驗關,在產品開發上,注重能效設計要求,加強自主研發能力,確保產品符合ERP指令的各項要求;要積極做好產品的符合性測試工作,完善生產工藝流程和質量管理制度,通過性能的改進獲得市場的主動權。
對策建議
政府部門應提供資金、技術、服務等方面的支持
加大對產業核心技術研發的扶持力度。以上游芯片制造產業為重點,通過設立產業發展基金、實施大企業培育扶持工程等方式鼓勵龍頭企業從事LED芯片的研發和生產,填補寧波LED產業在白光、大功率熱平衡等核心技術上的空白;重視對光學、電子學和熱學方面的人才引進和技術扶持,組織科研機構對大功率LED的二次配光技術進行核心突破,完善配套產業體系。
大力推進節能減排項目的實施。擴大LED產品終端市場需求,以開展“十城萬盞”、“千里十萬”等LED應用示范工程為契機,安排專項資金在標志性建筑、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隧道、地鐵、廣場等重點區域實施LED照明工程,進一步拉動社會投資,推動LED路燈、景觀燈等產品的廣泛應用。
逐步優化產業投資環境。利用產業聚集優勢,通過LED孵化中心和產業園區等方式強化產業集群在技術研發、中介服務、知識產權交易和信息化等方面服務,發揮產業鏈中各環節的聯動作用;通過召開LED照明展覽會和開設LED國際采購交易中心等方式,為LED產業發展搭建一個產品展示、采購交易、對外交流的綜合平臺。
LED企業應增強質量意識、創新意識和品牌意識
推進質保體系建設。重視分析影響產品質量的各個環節和要素,加強對原輔材料、操作人員、成品檢驗等關鍵點的控制,對產品的生產進行流程化管理;針對LED標準更新較快的現狀,以安全和環保為重點,加強對國外技術指令、法規的跟蹤和研究,提升產品質量持續保證能力。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對產品設計、生產、檢測等領域的技術攻關,重點從LED材料、器件、光源產品等應用層面,積極開展專利信息的加工與應用,重視專利開發與申請,強化知識產權管理,以正確的發展戰略加速LED照明產業的發展。
樹立正確的品牌意識。以打造“中國燈具制造基地”區域品牌為基礎,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媒體、刊物、論壇、展會等多種渠道方式宣傳推介LED照明產品,擴大企業品牌在國內外的影響力;重視LED產品生產的標準化,以新材料、新技術帶動寧波LED照明產業的產品升級,為品牌的形成奠定基礎。
法規解讀
LED是發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Diode)的英文縮寫,它是利用固體半導體芯片作為發光材料,通過光子發射來獲得紅、黃、藍、白等各種顏色的光。目前LED已廣泛應用于裝飾燈、城市景觀照明、大屏幕顯示、汽車用燈、普通照明等領域。LED的能耗僅為白熾燈的十分之一,而壽命卻為其100倍,被譽為“21世紀新固體光源時代的革命性技術”。
鑒于LED照明技術的日益成熟,近年來,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紛紛制定相關的標準,對LED產品的安全、性能、能效等方面的要求予以規范。
美國是全球LED產業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美國在LED標準規范制定方面,除了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安全、電磁兼容規范外,還針對LED光源的特點,制定了有關電氣、光度和色度方面的要求。如美國國家電氣制造商協會(NEMA)和美國國家標準照明集團(ANSLG)聯合發布了有關固態照明產品的色度規范ANSIC78.377-2008,該標準已被認可為美國國家標準;北美照明工業協會(IESNA)發布了IESLM-79-08《固態照明產品電氣和光度測量》和IESLM-80-08《LED光源光通維持率的測量》,這兩份標準在LED的電氣和光度測量、光衰測量等方面起著標志性的作用。
日本是全球LED技術實力最強的國家,掌握著大部分的LED高端市場。LED照明產品要進入日本市場,首先要滿足《電氣用品安全法》及其相關實施法規的要求。如對于LED外置電源,需依據J61347-2-13進行檢測,并加貼菱形PSE標志。在電磁兼容方面,則要滿足J55015標準。另外,日本對于LED照明產品的性能和白光LED檢測方面也提出了相關的要求,如JISC8153就規定了LED模塊用交直流控制裝置的性能要求。
歐盟是對LED產品進口要求最高的地區。LED產品進入歐盟市場,必須要符合低電壓指令中的安全要求、電磁兼容指令中的電磁兼容要求、RoHS和WEEE指令中的環保要求以及ErP指令中的能效要求。此外,LED產品還需符合相應法規所規定的合格評定程序,只有這樣,才能加貼CE標志,順利進入歐盟市場。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