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工程起重機行業的十年來創新成頗多

時間:2012-01-1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上半年中國工程起重機行業經歷了熱火朝天的快速增長,后又面臨著工程起重機行業銷售逐月下降的局面。

  上半年中國工程起重機行業經歷了熱火朝天的快速增長,后又面臨著工程起重機行業銷售逐月下降的局面。

  2001年中國工程起重機行業銷售收入20.7億元,銷量為5347臺,其中汽車起重機4062臺,越野輪胎起重機77臺,履帶起重機僅有5臺。60噸以上的大型起重機幾乎是空白,大型起重機的國內市場完全依靠進口,2001年進口50噸以上起重機36臺,進口額6.87億美元,而出口額僅為1091萬美元,相當于進口量的1.6%.

  2010年,工程起重機行業銷售收入380億元(比2001年增長18倍),銷售43000多臺;截止2011年10月底,我國銷售汽車起重機超過3萬臺,履帶起重機1600臺,占據國內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出口遠超進口。我國風電建設急需的600噸級以上履帶起重機在中聯重科、撫挖重工、三一重工和徐工機械陸續下線,我國核電AP1000建設的關鍵吊裝設備-3000噸級的履帶起重機也先后在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問世,中聯重科為馬鞍山長江大橋量身定做的、世界最大的上回轉自升塔式起重機正在施工現場緊張地工作著。

  目前中國是世界汽車大國、工程機械大國,但都不是強國。比較而言,工程機械離強國更近一點,因為滿大街跑的汽車鮮有中國品牌,而各建設工地所用的工程機械則多為中國品牌。國家工程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李建友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工程起重機分會的年會上表示,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中,工程起重機是離世界強國較近的一個行業,因為我們的技術參數與世界最先進的產品已沒有多少差距,有的甚至超過,但在質量和可靠性等方面還需努力。

  在談到中國企業快速發展的原因和優勢時,中聯重科副總裁、工程起重機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李江濤說,除了其他人提到的,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帶來的激情是中國企業勇于創新、快速進步的重要因素。如果我們的企業還按照國外的發展路子,亦步亦趨,按照西方的生活方式,追求享受,我們的起重機行業就沒有今天,我們國家的建設工地還將是利勃海爾、馬尼托瓦克、神鋼、多田野等外國起重機占據主導,中國市場每年所需的幾百億元起重機,中國用戶就必須花數倍的美元去買,因為定價權掌握在洋人手中。

  十年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創新成果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肯定和鼓勵。2008年初,李長春同志特別指示中央媒體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自主創新所取得的成就和進步予以集中宣傳和報道,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媒體對徐工、中聯、三一、柳工等8家工程機械的典型企業進行了系列報道。

  但前些時候個別人在網上就某用戶使用不當造成的起重機傾翻事故,貶低中國工程起重機行業的創新成果,大發“殤論”,實屬無知與無德。

  “媒體應干點正事!”這是行業領導發出的聲音。

  讓我們一起努力、同聲祝福,中國工程起重機行業早日進入世界強國!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