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秘書長陸長安、北京印刷學院副校長蒲嘉陵,以及來自全國的150多家全國印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會員單位、各省(市)新聞出版局印刷處、印刷品質量監測站、印刷協會、印刷包裝企業、印刷原輔材料供應商、印刷設備供應商、噴墨耗材經銷商等企業共聚一堂,共同探討數字技術在印刷行業的應用,感受鴻盛數碼數碼打樣方案和藍紙打樣方案的實際效果,共話印刷未來。
“告別鉛與火、走過光與電、進入0和1”,這是用來描述印刷的主要發展歷程最貼切的話。一旦講到0和1,指的就是數字時代。數字時代的印刷,大家都非常關注,而且受到了很多來自不同領域的挑戰,也有很多嶄新的機會。
在數字時代,我們把油墨放在紙上是呈現信息的一種方法,同樣把信息顯示在屏幕上、顯示在大家的手機上、顯示在計算機屏幕上或者說顯示屏上,這也是一種信息呈現的方式,稱之為新媒體。實際上數字時代,媒體的發展一定是這兩種媒體并存的時代,我們依然需要把油墨放在紙上,但是放的方法和以前不太一樣。大家都知道有很多領域是需要把油墨放在紙上的,比如今天的主題——打樣,完全就是這個局面。因此,可以說數字時代引領印刷未來是必然的。
數字化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印刷中的媒體領域實際上有一個特質,就是它的所有東西都可以數字化。包括產品本身,這大概是其他行業所不可以的。機器不可以數字化,但是印刷的產品可以數字化,印刷的控制指令可以數字化,印刷的管理信息可以數字化,印刷的商務信息也可以數字化。今后,數字時代的印刷就是一個很龐大的信息系統。這個信息系統里有四條信息源。這是今后印刷系統必然存在的一個狀態。
除了技術打樣,和他處于技術上同根的一項技術就是數字印刷。這兩項技術除市場定位、市場要求不一樣外,其他的完全是一樣的,都是不需要使用印版,然后還需要把油墨放在紙上的技術。噴墨是占據數碼打樣的主流,以前的模擬打樣已經徹底從歷史上退出去了。那么從數字打樣的角度來看,我們一直在談的就是一個終極目標,叫所見即所得。然而,眾所周知,所見即所得是講起來容易,做起來是非常的困難。
談到所見即所得,目前印刷至少涉及到三個不同媒體之間的所見即所得,分別是數字打樣、數字樣張以及印刷品,在這三個之間的所見即所得。從結果上可以告訴大家,目前所見即所得這樣一種數字打樣的終極目標已經基本上可以完全等同,數字印刷的樣張他們采取的是一樣的,它的層次是一樣的,它使用的承印物是一樣的,它的觀察條件也可以完全是一樣的,所以說可以劃等號。除了這個以外,數字打樣和現在用的數字打樣的樣張實際上都是近似的可以劃等號的。這里就需要涉及到和客戶良好的討論溝通。在效果上一定會做到百分之百的,但是在真正的管理層面上可能做不到。比如遠程,目前的很多打樣,都需要借助數碼打樣來做這樣一件工作。而要完全做到和印刷品一樣的情況,首先就要求數碼打樣要一樣。現在已經做到了基本一致,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在此我們所說的三個方面,要讓數字打樣做得好,一是在色彩管理上做得更好,二是在生產條件的穩定和控制上做得很好,還有就是在生產環境的構建上數字環境的構建上做得很好,實際上一個簡單的打樣對于一個企業來講,面臨一個在線技術的挑戰。印刷技術今后的一個發展方向,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講,打樣做的好與壞是和企業的技術有關系的。換句話說,如果企業隨時隨地都可以提供符合要求的樣張,那么這個企業一定是高品質的企業,否則的話是不可能的。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