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球新增裝機超過15GW,較上年翻番,全球產量超過27GW,增速也超過百分之百,與2005年或者2007年比絲毫不遜色。企業方面,中國制造繼續在電池環節繼續占據領導地位,尚德(STP)、晶澳(JA)、天合(Trina)與英利(YGE)均進入前五,非大陸企業僅美國的FirstSolar進入前五。
從結構方面,晶硅電池仍是絕對主流,占據86%的市場份額,但以FirstSolar為代表的薄膜等新的電池形式產能也在不斷增加,尤其CIGS電池勢頭很猛,值得關注。我們預計2011年全球裝機與產量均會維持高速增長。裝機方面,我們預計全年將實現22GW左右,增長47%。但產能釋放更快,目前看來電池領域的產能已經接近40GW,隨著多晶硅供應量的逐步釋放,產能轉變為產量的速度在加快。隨著產量的釋放和需求增速的下降,近期光伏產業鏈價格整體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組件價格方面,歐洲市場典型產品價格已經跌破1歐元/w,經銷商庫存壓力也越來越大,銷售疲軟;目前電池環節的加速下跌告一段落,進入緩慢下跌階段,但說止跌還為時尚早,價格仍有下行空間。硅片環節仍在不斷下跌,各主要型號產品的報價比年初最高點下降超過25%,部分產品跌幅接近30%,對相關企業盈利壓力極大;多晶硅目前看來價格盡管也開始下跌,但幅度不大,價格仍然維持相對高位,我們判斷后面將會有較大幅度的下跌,價格傳導將在未來一兩個月內達到多晶硅環節。
政策方面,最近兩個月利好不斷,包括日本核泄露與發改委官員講話,但都屬于長期戰略性利好,對短期產業基本沒有直接刺激,影響的是未來一兩年之后的盈利。從中期看,這次的價格下跌為光伏上網平價的到來鋪平了道路,我們判斷,這輪價格大跌結束后,中美兩個巨大的市場將會啟動,全球光伏裝機的增速將會以超過目前最樂觀的人的估計,這會是一波巨大的行業機會,但黎明之前的黑暗還是必須要挺過去的。
因此,我們仍然建議對多晶硅、硅片、電池這三個主要的產業環節保持謹慎,價格下跌尚未結束,對上市公司的盈利壓制也沒有結束;繼續看好不受主流價格下跌影響的子行業,如光伏逆變器、銀漿,建議關注背板和鋼線企業的進展。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