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在產能過剩、并網困難的泥沼中難以自拔的中國風電產業,似乎突然迎來了“走出去”的春天。然而在羽翼未豐之時,企業“出?!鄙许毨硇?。
近年來,我國風電產業發展迅猛。2009年,我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1380.3萬千瓦,增長率連續6年超過100%,居世界第一,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累計裝機容量達到2580萬千瓦,超過德國,位列全球第二。
然而,隨著我國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風電裝備制造業出現了投資過熱,一哄而上的現象。國家發改委就此還頒布了《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要實現中國風電裝備制造業的健康發展,專家認為應該把握好兩個方向:一要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把企業做大做強,提高市場競爭能力;二要加大“走出去”的力度,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拓展更大更廣闊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資料顯示,近30年來,全球風電裝機量一直保持著每年20%的增長速度。隨著各國新能源政策的逐步釋放,國際市場對風機的需求將是國內市場的3-4倍。
在良好的預期下,國內企業近一年來正在不斷嘗試走出去。不過,制約我國的風電裝備制造業健康發展的最大困局——缺乏自主創新研發能力,并沒有就此化解。相反,在未來,它可能成為中國企業在海外發展的一大障礙。
當前,許多核心技術仍需要依靠國外的研發機構來實現。具體體現在大型風力機組的總體設計和載荷計算能力差,控制系統、發電機、齒輪箱、軸承的設計和生產能力差。同時,中國的制造工業基礎還比較薄弱,風機的軸承、控制系統等零部件還需要從國外進口。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