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信息顯示,吉曜通行由浙江吉利產投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后者有三大股東,分別是李書福(持股比例82.2330%)、寧波翊馬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比例9.7087%,該企業也是由李書福絕對控股)、李書福之子李星星(持股比例8.0583%)。
顯然,吉曜通行就是李書福旗下的企業。
吉曜通行雖然新成立,但其并不簡單,或是吉利在電池制造領域重大資源整合的推進。
維科網鋰電注意到,今年4月23日,吉利在2025上海車展宣布:吉利控股集團將整合旗下電池業務,成立全新電池產業集團——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吉曜通行能源”),將原有的金磚電池、神盾短刀電池,統一為神盾金磚電池品牌。
5月,吉曜通行能源在衢州舉辦全球生態日活動,表示到2027年將形成70GWh產能規模,擁有桐廬、衢州、建湖、贛州、上饒、鷹潭、寧國、棗莊8大生產基地。
事實上,在整合前,吉利旗下電池業務分散于多個主體,如耀寧科技、極電新能源、耀能科技等基地以及與寧德時代、欣旺達等企業的合資公司,在安馳新能源、利信能源等企業也有持股。整合后,吉曜通行能源將與吉利汽車集團、極氪科技集團等并列為一級組織,吉利從而構建起從電芯研發、制造到供應鏈等垂直整合能力。
目前看來,新成立的吉曜通行與之前的吉曜通行能源,是兩個公司,但不排除兩者未來會有更深一步的融合。
市場公開資料顯示,吉利在電池產業鏈的布局躍然不是最早,但也跟上了市場節奏。
在PACK層面,2013年,吉利成立威睿,聚焦電池包集成技術。
據了解,隨著威睿的發展,該公司在國內已擁有四座工廠,分別位于衢州、杭州、寧波、棗莊,其中衢州工廠為三電智能制造工廠;寧波工廠承擔主要三電研發、試驗試制任務;杭州工廠承擔智能駕駛域控電子產品和充電樁、電池BMS等生產;棗莊工廠則由吉利與欣旺達合資建設,年產15萬臺套電池包。
威睿主要向極氪供貨,同時公司產品也搭載至路特斯、極星、沃爾沃、smart、領克、吉利銀河、幾何等多個品牌的車型。
2014年,吉利通還收購了山東衡遠,為沃爾沃及領克部分車型供應電池包。
在電芯層面,2018年,吉利和寧德時代宣布成立合資公司。
2019年,吉利與LG化學成立合資公司。
2020年,吉利又與孚能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動力電池工廠。
2021年,吉利出資設立耀寧新能源,作為其電池研發制造的載體。目前耀寧新能源的總部在江蘇鹽城,隨后陸續在唐山、鹽城、上饒、鄱陽布局電池制造工廠,同時還在南潯設立了固態電池研究院,長沙設立礦業技術研發中心等,開展下一代電池技術以及上游原材料的研發儲備。
2022年6月,吉利又成立全資控股股的子公司衢州極電新能源。該公司聚焦動力電池與儲能系統研發制造,覆蓋電芯、電池包及關鍵材料領域,電芯年產能規劃達48GWh,PACK工廠則支持年產84萬套電池包。
吉利持股的電池產業鏈企業還包括安馳新能源、耀能、利信能源、衡遠新能源等……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