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豐田轉移109億電池訂單

時間:2025-02-21

來源:OFweek鋰電網

導語:據彭博社2月19日報道,知情人士透露,在通用汽車退出密歇根電池廠項目后,豐田汽車已同意轉移與LG新能源簽訂的價值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9.08億元)的訂單至該工廠。

  通用汽車賣掉工廠股權

  去年12月,通用汽車宣布,擬將其持有的Ultium Cells密歇根州蘭辛電池廠價值10億美元的股權,出售給LG新能源。這使得LG新能源開始考慮收購事項,并不得不尋找新客戶。

  在此次彭博社的報道中,豐田汽車證實,LG新能源預計將于今年春季全面收購蘭辛工廠,屆時豐田同意將其與LG新能源的一份現有訂單從LG新能源的另一家密歇根州工廠轉移至蘭辛工廠。據知情人士透露,該訂單總額為15億美元。

  對此,LG新能源拒絕發表評論,并表示將在工廠收購完成后發布公告。LG新能源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是我們戰略目標的一部分,旨在進一步優化我們在北美的投資,并響應全球汽車制造商的需求。”

  事實上,早在去年7月,蘭辛工廠就傳出了停建消息。當時,LG新能源給出的停建理由是“合作方電動車業務發展不如預期”。按照通用汽車和LG新能源此前的規劃,該工廠由雙方的合資公司Ultium Cells負責,原定在2024年年底完工,2025年初開始量產,規劃年產能50GWh。

  但由于需求低迷,通用汽車早已開始減少對電動汽車的投資。而出售蘭辛工廠的股權,有利于緩解成本和資金壓力。

  于LG新能源而言,接手這家即將完工的電池廠,一方面可以縮短項目周期,有助于優化公司的運營,提升在北美的生產效率。

  另一方面,LG新能源也是有錢可得的。通用汽車和LG新能源因蘭辛工廠獲得了1.86億美元的激勵資金。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通用汽車一直在與密歇根州和密歇根州經濟發展局合作,將這些獎勵轉移給LG新能源,預計這項工作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完成。

  針對蘭辛工廠的客戶渠道,除引入與豐田已簽的訂單外,LG新能源還計劃將工廠的部分產品出售給固定存儲客戶,由于數據中心的蓬勃發展,人工智能的發展推動了這些客戶的需求。

  此外,值得指出的是,蘭辛工廠是通用汽車和LG新能源的三座合資工廠之一,另外兩座分別位于俄亥俄州、田納西州,三座工廠的計劃總投資高達74.75億美元。其中,俄亥俄州工廠已于2022年全面投產,年產能為30GWh,未來有望擴大到每年40GWh的規模;田納西州工廠的規劃年產能為50GWh,于2024年4月進入生產并向客戶交付了第一批電池,預計將搭載于通用汽車的“凱迪拉克Lyriq”等第三代電動汽車車型上。

  豐田是重要客戶

  豐田汽車是LG新能源的重要客戶之一。LG新能源宣布與豐田北美公司于2023年10月簽署了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協議。

  根據協議,從2025年開始,LG新能源每年將向豐田交付20GWh的汽車電池模組,該模組由高鎳NCMA(鎳、鈷、錳、鋁)軟包式電池組成,將在LG新能源的密歇根工廠生產,用于豐田肯塔基州工廠生產的新電動車型上。

  彼時,雙方未透露合作的期限和金額。不過從上述彭博社的報道來看,豐田汽車和LG新能源的訂單金額在15億美元以上。

  為了實施與豐田之間的合作,LG新能源當時也是誠意十足。其計劃從2024年年底到2025年,在密歇根工廠總共投資4萬億韓元,專門為豐田建設一條電池和模塊生產線。而現如今,豐田將把一筆訂單轉移至蘭辛工廠,不知這條專有產線會如何進行。

  另外,同年10月,豐田北美公司還與LG新能源的母公司LG化學簽訂了二次電池正極材料長期供應合同,預計2030年前合同金額達2.86萬億韓元。據業界分析,該供貨規模可生產60萬至70萬輛電動汽車。

  縮減支出漸成行業趨勢

  彭博社的報道稱,韓國公司在美國投資540億美元建設電動汽車電池廠,以期在美國前總統拜登的《通脹削減法案》的補貼下迎來電動汽車熱潮。然而,隨著汽車制造商縮減電動汽車計劃,白宮威脅要取消支持電動汽車的政策,LG新能源正在削減支出。

  今年1月,LG新能源宣布,今年的資本支出將較去年減少20%-30%,以應對全球電動汽車行業的不確定性前景。

  在復雜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形勢下,縮減支出已漸成新能源行業趨勢。

  KORE Power、FREYR Battery兩家電池企業已相繼宣布取消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巴克艾(Buckeye)、佐治亞州考維塔(Coweta)建設鋰離子電池工的計劃。這兩家工廠原分別計劃投資10億美元、26億美元。

  下游端整車廠也已做出行動。例如,通用汽車位于密歇根州奧里恩鎮的電動卡車工廠的開業時間被推遲到明年;近期外媒報道稱,為控制成本,Stellantis計劃推出續航200公里的精簡版雪鐵龍? -C3,并“換裝”比亞迪的磷酸鐵鋰電池,沃爾沃在美國生產的新款EX90也在尋找寧德時代的“替代者”。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