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特斯拉機器人面臨爭議:是否應該讓馬斯克決定人類的未來

時間:2021-09-17

來源:

導語: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17日上午消息,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近期宣布,特斯拉可能會在明年推出一款人形機器人Tesla Bot,希望幫人們完成重復性的枯燥任務。國外媒體評論稱,這款人形機器人可能看起來像個玩笑,但背后的意圖令人擔憂,而我們應該認真對待馬斯克的計劃。

       你不想擁有機器人嗎?她,你肯定想擁有!特斯拉仿人機器人來了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17日上午消息,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近期宣布,特斯拉可能會在明年推出一款人形機器人Tesla Bot,希望幫人們完成重復性的枯燥任務。國外媒體評論稱,這款人形機器人可能看起來像個玩笑,但背后的意圖令人擔憂,而我們應該認真對待馬斯克的計劃。

  根據馬斯克的說法,Tesla Bot能做一些瑣事,例如幫你到超市購物。目前看來,它可以處理各種類型的體力勞動任務。

  社交媒體上充斥著許多關于機器人的反烏托邦科幻電影。在這些電影中,機器人帶來了可怕的問題。不過,除了《我,機器人》和《終結者》等電影中展示的機器人未來,同樣值得擔心的還有這些人形機器人底層的技術,以及它們背后的意圖。

  馬斯克談到的機器人由特斯拉自主開發。機器人似乎與特斯拉的主業汽車制造風馬牛不相及,但需要注意到,特斯拉并不是一家典型的汽車制造商。Tesla Bot外表光滑,高1.72米,重56.6千克。這款機器人將應用特斯拉的車載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實現路線的自動規劃,避開行人和障礙物。

  撇開反烏托邦的科幻色彩不談,特斯拉的這項計劃是合理的,并且也符合馬斯克的業務戰略。我們的建筑環境是由人類創造的,并且為人類服務。馬斯克在機器人發布會上也指出,先進技術想要成功就必須學會以與人類相同的方式來適應環境。

  實際上,無人駕駛汽車和機器人只是特斯拉在更宏大計劃下發布的具體產品。在這項計劃中,未來的人類社會應當利用先進技術,通過融合生物學和科技,將人類從作為生物的本源中解放出來。從新興技術倫理和社會責任的角度來看,這要比超級機器人科幻電影更值得擔憂。

  遠大計劃

  在馬斯克的設想中,技術將成為人類的救世主,而自動駕駛汽車、星際火箭和腦機接口是通向這種未來的具體實現手段。未來,能源將是廉價、豐富而可持續的。人類將與智能機器實現和諧的配合,甚至完成融合。人類還將成為跨越星際的物種。

  從馬斯克的各種努力來看,他設想的未來確實如此。這樣的未來將建立在一系列基礎互聯技術之上,包括傳感器、執行器、能源和數據基礎設施、系統集成,以及計算性能的實質性飛躍。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發展變革性技術的強大工具箱。

  馬斯克設想,利用這些技術,人類最終將突破進化論的限制,超越生物學意義上的人 ,甚至超人。然而,在用技術實現超人之前,它首先需要適應人類,至少能在人類設計的世界中快速發展。

  這種讓科技更人性化的創新方式已經成為特斯拉汽車的基礎,包括光學攝像頭的廣泛使用。當這些設備連接到人工智能大腦時,就可以幫助車輛在道路上自動駕駛。用馬斯克的話說,這些系統是“為帶光學成像器的生物神經網絡而設計的”,這實際上就是人。按照馬斯克的說法,從用輪子行駛的人形機器人發展到類人機器人,這將只是一小步。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技術,包括曾經引發很多誤解的Autopilot,正是Tesla Bot開發者們的起步點。盡管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引人關注,但事實證明可靠性還不佳。特斯拉汽車在自動駕駛模式下發生了一系列事故,造成了人員傷亡,例如近期發生的算法無法識別在道路上停下的警車。這讓人不得不懷疑,全面推廣這項技術是否明智。

  這對于類人機器人的發展而言并不是好兆頭。不過,這并不僅僅是把技術做對的問題。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的問題因人類行為而變得更嚴重。例如,一些特斯拉司機將他們的駕駛輔助系統視為全自動駕駛系統,沒有在駕駛中對安全給予足夠的關注。Tesla Bot是否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孤兒風險”

  對社會有益的技術創新常常會遇到“孤兒風險”。這種風險很難量化,也很容易被忽視,但最終將不可避免地成為創新的阻礙。Tesla Bot存在一系列孤兒風險,包括機器人如何收集、分享和處理可能的敏感信息,威脅到用戶的隱私和自主權;人們如何看待并應對類人機器人帶來的挑戰;倫理或意識形態觀點之間可能的錯位,例如如何控制機器人犯罪。在工程師所接受的培訓中,這些挑戰很少出現,但忽視這些挑戰可能會造成災難性后果。

  雖然Tesla Bot看起來是有益的,甚至像個玩笑,但如果希望在商業成功的同時造福人類,那么它的開發者、投資者、未來的消費者和其他相關各方需要關注一些尖銳的問題,包括機器人如何對一些重要話題產生影響,以及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威脅。

  這些威脅可能是非常具體的,例如有人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修改機器人以提高其性能,而不考慮隨之而來的風險。這可能包括讓機器人的移動速度超出設計范圍,或將機器人武器化。另一些威脅則相對微妙,例如人形機器人可能造成失業,以及先進的監控系統會破壞人們的隱私等。

  技術偏見可能也會帶來挑戰。這方面的問題,例如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已經困擾人工智能技術很長一段時間。

  是否應該這樣做?

  對馬斯克設想的技術愿景來說,Tesla Bot似乎只是一小步,而且很容易被認為是一種品牌宣傳。然而需要注意到,支撐Tesla Bot的計劃是非常認真嚴肅的,并且也會帶來嚴重的問題。

  馬斯克在提出這種愿景的同時,是否想過如何承擔隨之而來的責任?如果僅僅是為了實現自己關于未來的夢想,他是否應該這么做?馬斯克設想中的未來對人類而言是否就是最好的?如果出了問題,誰來承擔后果?

  目前還不能說,Tesla Bot是個糟糕的概念。如果運用得當,這些變革性的概念和技術可以為數十億人開創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然而,如果消費者、投資人和其他相關方被新技術的炫目所迷惑,或是只關注概念的炒作而沒有看到更宏大的圖景,那么就相當于將社會的未來交給那些富翁創新者,而這些人對未來的愿景可能超出普通人的理解。如果他們的愿景與大多數人的期望不符,或是存在災難性的缺陷,那么就有可能導致未來并不是公平公正的。

  相對于制造瘋狂的人形機器人本身,這種反烏托邦機器人更值得關注。問題在于,誰將決定人類的未來,并參與構建這樣的未來。這是個大的多挑戰。隨著特斯拉機器人從理念走向現實,未來主義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將值得認真思考。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