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半導體行業人才流動,解決不了短缺

時間:2021-09-16

來源:

導語:最近一段時間,國內知名代工廠、IDM龍頭都發布了核心人員離職消息,半導體人才流失問題當下已經非常嚴峻。在人才流動所帶來“形成-破壞-再形成”的不斷變化的產業格局下,半導體行業的內耗不斷加大。同時,行業人才緊缺,外部企業高薪挖角,加劇了半導體行業的人才流動趨勢。如何有效制止人才的過度流動,找到新的平衡點?

  內部:不斷折騰加大內耗

  最近,半導體行業的人才流動,已經從工程師上升到高管維度。尤其是,半導體產業鏈上核心企業的核心部門的高管變動,對行業的影響較大。表面上看,是一個人的崗位變動,實際上,影響的卻是整個行業前進進程:

  1. 核心企業路線搖擺不定。研發出身的管理者與市場營銷、財務出身的管理者,他們的關注點不同,有些不重視業務而重視內部治理,重視財務忽視研發。尤其是兩代交接者出身不同時,新人上任后必會進行相應的政策調整,有些甚至完全轉向放棄上一任的方向路線。

  2. 更大的內部人事變動。換一個人很可能意味著換一套領導班子。不同的高管,因業務需要,會組建一套符合自己路線和心意的人馬,這個道理自古有之。這會帶來企業內部更多的人事變動,受影響最大的將是中層管理者,常常這會帶來一定程度的組織內耗。

  3. 客戶關系變動,繼而影響產業鏈變化。對于產業鏈核心企業來說,如果其高層管理者更換后,對原有客戶關系進行重新排序,將會影響產業鏈格局。如今,在半導體行業,芯片供貨緊缺,產能一片難求,晶圓廠掌握著產業的生命線,牽一發則動全身。

  外部:高薪資誘惑

  在造成人才流動的外部因素,影響最大的是外部企業的高薪挖角。尤其是在互聯網、消費電子等很多行業都在進軍半導體的情況下,高薪挖角現象非常明顯。

  在高薪挖角中,對行業領軍人才、高管的挖角尤甚。高端的人才意味著價值和經驗,意味著時間和效率。如果時間足夠長,我們相信很多難題都會攻克,很多卡脖子的技術都會解決。但現實是,誰能搶占先機,誰才能贏。

  不提更遠的事,僅在五年前,半導體行業都不是受關注的行業,它如同Fab廠中做了十幾年的工程師一樣,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專注雕刻晶圓,薪資卻如互聯網新人一樣。而現在,突如其來的薪資暴漲,過去五倍、甚至十倍的增長,放在任何人面前都不會不心動。

  在半導體高薪挖角中,也出現了一些哭笑不得的事。因為挖人難,有些企業建立了更龐大的HR團隊,并聘請了多位獵頭助陣,結果真的挖到的人比之前多了幾個。看似企業挖到的人更多了,殊不知人才池子始終未變,只是每個人才都被每個獵頭們狂轟亂炸了遍。這種做法也讓被挖的工程師產生一種心理:有很多企業來挖人,行業很火,因此撬動價格一再被抬高,行業內卷加劇。

  根源:行業爆發,人才需求大

  導致半導體行業人才流動性大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行業爆發式增長,導致人才需求量大,而高校培養的人才目前無法補齊缺口。這就好比是,在半導體中,空穴如果越多,電勢差越高,電子流動速率就會越快。

  不僅僅是半導體行業缺人,目前IT行業也缺人。在數字化轉型的今天,5G、互聯網、人工智能,都是火熱的行業,都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涌入。芯片作為數字世界實現的物理基礎,需求爆發,需要更多的人才進入。

  總體來說,今天我們所缺少的是各領域的技術人才,尤其是高端技術人才。令人痛心的是,金融、公務員等行業的繁榮發展,導致了一部分科技人才出走。

  全社會需要加強對技術、科技的重視,對工程師精神的推崇。最好的辦法是,提升工程師、技術人員的薪資待遇和行業地位。

  挑戰:移動互聯網生活模式的碰瓷

  芯片制造屬于制造業,是非常辛苦的工作。車間24小時運轉,工程師們需要24小時on-call。這是一項需要守得住孤獨和寂寞的工作。

  進入互聯網時代,年輕的工程師們多是從小接觸互聯網的90后、00后,習慣了移動互聯網always-on模式,車間的工作,需要與外部、網絡隔離,導致很多人不習慣、不愿意做這種工作。

  沒有人不想要更好的生活,沒有人不想過更體面的生活。在如此艱苦的情況下,工程師們的待遇提不上去,更沒有吸引力來做這件事,無從堅持。

  建議:以人為本,成建制培養人才

  之前在芯謀文章的回復中,有讀者問到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么臺積電的MA可以幾十年如一日,而國內的工程師做不到?

  當然,這并不能說明,臺積電的工程師更具有工匠精神,就是好的,國內的工程師沒有工匠精神。處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這種比較不科學。我們要從行業實際情況出發,來分析和解決問題。

  法門萬變不離其宗。以人為本是關鍵。何謂以人為本?即拿工程師當成自己,以己度人。這時候,管理者需要問自己,要做到什么程度,“我”才不會離開這個崗位?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從下到上人的五層需求分別是: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誼),尊重和自我實現。在實現了生理、安全和社交需要這幾個需求后,人們往往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尊重和自我實現。

  成建制培養人才,是解決人才問題的關鍵。

  由于半導體行業產業鏈長,所以我們在人才培養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成建制培養人才,均衡培養人才。我們需要設計人才、也需要制造人才,也需要芯片研究人才。哪一個環節人才的缺失,都會導致整個行業連鎖反應,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人才流動問題。

  結語:長線規劃,耐心等待

  古語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流動”意味著生命力與活力。對于一個行業、一家企業來說,一定的人才流動本可以防止崗位思想固化,給組織補充新鮮的血液和思想。然而,過度的人才流動則是要命的事。

  人才流動,屬于人力資源管理范疇。不同的人力資源配置,會給企業帶來不同的人效比,也是一家企業生存、發展、壯大的關鍵因素。

  尤其是管理層的變動,對企業戰略的影響較大。不同的管理者,其個人經歷決定著領導風格,也決定著其帶領企業未來將要走向何方。

  人才流動率不可能降到零,這也不利于行業發展。人才缺失也不是一個短期內能解決的問題,需要長線規劃,耐心等待。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