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修訂《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6月起施行

時間:2021-03-24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

導語:新修訂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年6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的修訂施行一是落實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要求,夯實企業主體責任;二是鞏固“放管服”改革成果,優化審批備案程序,對創新醫療器械優先審批,釋放市場創新活力,減輕企業負擔;三是加強對醫療器械的全生命周期和全過程監管,提高監管效能;四是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

  ”3月19日,司法部、市場監管總局、藥監局的負責人,向媒體介紹了即將施行的《條例》,表示新修訂的《條例》從制度層面進一步促進醫療器械行業創新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醫療器械的期待。

  據介紹,在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促進產業創新發展方面,《條例》主要規定了以下制度:將醫療器械創新納入發展重點,完善創新體系,在科技立項、融資、信貸、招標采購、醫保等方面予以支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提高在線政務服務水平,為醫療器械行政許可、備案等提供便利。優化審批程序,減少審批材料,允許企業提交自檢報告。優化備案程序,實行告知性備案、并聯備案等。對用于治療罕見疾病、嚴重危及生命且尚無有效治療手段的疾病以及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等急需的醫療器械,可以附條件批準,加快產品上市。對延續注冊和臨床試驗實行默示許可。將生產經營許可審查期限由30個工作日縮短為20個工作日。明確免于臨床評價的情形,提高企業注冊申請的效率。鼓勵醫療機構開展臨床試驗,將臨床試驗條件和能力評價納入醫療機構等級評審。允許拓展性臨床試驗,對符合條件的正在開展臨床試驗的醫療器械,可免費用于其他病情相同的患者,其安全性數據可用于醫療器械注冊申請。

  為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加快急需醫療器械的投入使用,《條例》規定的制度包括:優先審評審批制度。對創新醫療器械優先審評審批;附條件批準制度。對用于治療罕見疾病、嚴重危及生命且尚無有效治療手段的疾病和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等急需的醫療器械,可以附條件批準,加快產品上市;緊急使用制度。參照疫苗管理法,規定出現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者其他嚴重威脅公眾健康的緊急事件,可以在一定范圍和期限內緊急使用醫療器械;臨床急需特批進口制度。規定醫療機構因臨床急需進口少量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的,經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進口;醫療衛生機構研制醫療器械制度。規定醫療衛生機構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可以研制醫療器械,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制定。

  為提高違法成本,給守法企業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條例》對原法律責任條款也作了三方面修改:大幅提高罰款幅度。特別是對涉及質量安全的違法行為,最高可處以貨值金額30倍的罰款;加大行業和市場禁入處罰力度。為凈化市場環境,將嚴重違法者逐出市場,視違法情節對違法者處以吊銷許可證、一定期限內禁止從事相關活動、不受理相關許可申請等處罰措施;增加“處罰到人”規定。對嚴重違法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沒收違法行為發生期間自本單位所獲收入,最高可以并處3倍罰款,5年直至終身禁止其從事相關活動。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