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展會新聞】 近日,由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主辦,東浩蘭生集團與智能網共同承辦的“第四屆未來制造高峰論壇”在上海西郊賓館成功舉辦。來自西門子、三菱電機自動化,施耐德電氣,菲尼克斯電氣、羅克韋爾自動化、格力、TE等知名企業的代表圍繞著“技術創新,產業集成與升級”的議題進行了分享與探討,本屆峰會為促進中國制造業產業間的合作與溝通,智能制造裝備的升級與改造,提供了一個優質的交流平臺。
集成與合作促進產業融合
東浩蘭生(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唐貴發出席了論壇并代表主辦方致辭,他指出: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成熟,打破了工業廠商處在狹窄行業的封閉狀態,工業制造業在IT賦能下具備智能屬性,獲得更快的更新速度和更高的增值服務。基于數字化理念,各個廠商、各個產業之間出現某種融合,用戶所享受的服務是多家供應商整合后的方案。
東浩蘭生(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唐貴發
隨后的主題演講環節中,演講嘉賓們對各自企業近年來在產品和技術上的創新做了全面闡述,集成與合作的理念正在成為產業發展方向之一。
TE工業事業部系統應用業務單元副總裁兼總經理楊光華談到:越來越多的制造商正在尋求整合數字技術,以提高靈活性,提升效率,防止意外停機和加速生產。TE設計和制造連接和傳感器解決方案作為系統集成中的關鍵部件之一,使支持互聯網的智能工廠成為可能。
TE工業事業部系統應用業務單元副總裁兼總經理楊光華
“互聯企業”通過實現人員、生產過程和技術的無縫連接,可以大幅提高企業的生產力、可持續性和經濟效益。羅克韋爾自動化大中華區總裁石安在演講中指出:“互聯企業”以運營技術(OT)與信息技術(IT)的融合為核心,旨在幫助中國制造企業提高生產力、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與中國政府正在推進的“中國制造2025”戰略高度契合。羅克韋爾自動化堅持以先進的自動化控制技術為依托,致力成為中國工業產業升級中的推動者,服務更多中國的制造企業。
羅克韋爾自動化大中華區總裁石安
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e-F@ctory推進統括部長谷宏明談到智能制造面臨的課題僅僅依靠自動化和信息化是難以解決的。e-F@ctory以從生產現場出發進行經營改善為目標,充分發揮“人、機器、和IT的協同”,實現柔性生產,降低供應鏈、工程鏈全過程成本。針對市場需求,三菱電機不僅提供FA機器、機器人等,還積極致力于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業務范圍橫跨從咨詢服務,系統設備導入到運營維護在內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在FA領域的應用,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和可視化,從而讓數據給業務帶來切實的改善效果。
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e-F@ctory推進統括部長谷宏明
智能時代的制造工廠除了要求生產制造與運營管理有效統一,更必須具備綠色節能的效果。臺達-中達電通機電事業部總經理陳敏仁在演講中提到臺達以軟、硬件工業自動化產品打造的整合制造系統、制造可視化節能和能效管理解決方案,實現更先進的生產智能化;同時臺達多種在能源管理、樓宇自動化的系統及解決方案同時也增加了臺達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的價值。
臺達-中達電通機電事業部總經理陳敏仁
作為中國制造企業典范的格力電器根據自身情況并結合智能制造的戰略方針,構建了格力智能工廠的技術體系。據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威介紹公司采用物聯網(大數據分析),軟件(先進的生產管理系統),硬件(人工智能和自動化設備),提供智能制造一站式解決方案。
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威
IIOT是IT與OT的融合,其中OT是主導,IT是工具。針對中國制造業轉型的獨特需求,施耐德電氣(中國)工業事業部智能制造業務部競爭力中心經理王冰指出施耐德電氣依托基于物聯網的EcoStruxure?架構,結合“透明+融合”、“先醫后藥”、“先軟后硬”的理念,提供最適應中國制造業現階段需求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解決用戶在生產效率、能耗和質量方面的挑戰,幫助客戶實現全生命周期價值鏈的卓越升級。
施耐德電氣(中國)工業事業部智能制造業務部競爭力中心經理王冰
越來越多的IT應用(如數據庫通信、云計算和直連ERP系統等)正成為傳統控制技術的一部分。菲尼克斯電氣自動化市場負責人趙春風闡釋了面向未來的控制平臺PLCnextTechnology的性能特點和應用前景。該平臺滿足可訪問開源平臺;快速實現應用自動化;以及可自由選擇編程工具三個需求。
“實現數字化企業--正當時”是西門子在本屆工博會的主題,也是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工業銷售華東大區數字化企業銷售總監葉時針在本次論壇分享的主要內容。西門子“數字化雙胞胎”為離散與過程工業客戶帶來的價值、基于云的物聯網操作系統MindSphere、驅動系統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等推動中國產業不斷向數字化工業邁進。
本屆會議吸引了來自冶金、紡織及服裝、IT與電子、電力、機械制造、生物醫藥、食品飲料、石油及化工行業的企業高層,采購決策人、工程技術人員近500名觀眾的參與、對促進企業間的良好合作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