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時間:2018-08-1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如果說十年前智能手機的發明,將互聯網從1.0的PC互聯網時代帶入了2.0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那么,AI(人工智能)這一互聯網底層技術的變革正在將互聯網帶向3.0的人工智能時代。在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顯示,AI的發展規模將達到萬億級別。

【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如果說十年前智能手機的發明,將互聯網從1.0的PC互聯網時代帶入了2.0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那么,AI(人工智能)這一互聯網底層技術的變革正在將互聯網帶向3.0的人工智能時代。在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顯示,AI的發展規模將達到萬億級別。

基于各方面的利好,嗅覺靈敏的資本開始在AI領域蜂擁而至,而國內的百度、阿里,騰訊,國外的亞馬遜、蘋果、Facebook和微軟等IT巨頭也將人工智能視為下一次技術革命的突破點,并投重金加速布局。

2030年形成完備產業鏈

隨著AI熱度的逐漸升溫,嗅覺最為靈敏的資本開始蜂擁而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僅7月份,包括聚焦人臉識別技術的中國創業公司商湯科技、機器人(300024)公司Geek+、云腦科技、特斯聯科技在內的多家公司就相繼發布了融資信息;而國際市場方面,美國Brain宣布完成由軟銀愿景投資基金領投的1.14億美元C輪融資,而另一家美國人工智能企業ObEN也宣布獲得500萬美元的A2輪融資,并且是由騰訊領投。

不過,上述AI領域的企業只是龐大投資網的縮影,根據CBInsights數據統計,2010年有61家人工智能企業獲得融資,到2016年有522家人工智能創業公司拿到融資;投資金額從原先的8100萬美元一路飆升到31.2億美元。

為何資本如此重視人工智能的發展?

事實上,今年3月人工智能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家領導層高度重視人工智能作為戰略發展技術。而7月20日,據新華社報道,國務院近日又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要求,第一步,到2020年初步建成人工智能技術標準、服務體系和產業生態鏈,培育若干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業,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第二步,到2025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醫療、智慧城市、智能農業、國防建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在生產生活、社會治理、國防建設各方面應用的廣度深度極大拓展,形成涵蓋核心技術、關鍵系統、支撐平臺和智能應用的完備產業鏈和高端產業群,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

企業紛紛搶灘布局AI

面對萬億的產業規模,互聯網圈子里也流傳出一句話: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

在此背景下,國外的亞馬遜、蘋果、Facebook和微軟等IT巨頭以及國內的百度、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都不約而同地將人工智能視為下一次技術革命的突破點,并投重金加速布局。

在全球市場中,谷歌可以說是最活躍的一份子,有數據顯示,谷歌自2012年以來已經收購了11家人工智能公司。僅今年上半年,谷歌就已經在AI領域達成了兩筆收購。最近的一次收購行動在今年7月13日,收購標的為印度人工智能公司HalliLabs。

就連一向低調處理企業收購策略的蘋果公司近期在AI領域也是動作頻頻,在過去一年里先后收購了Emotient、Turi和Tuplejump三家人工智能公司;英特爾則將Itseez、NervanaSystems和Movius三家公司收入囊中;此外,亞馬遜收購了具有圖片識別技術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Orbeus。

而放眼國內,百度可謂是在人工智能領域走的最快的一家企業。7月5日,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乘坐公司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開上了北京的五環,在業界看來,百度的自動駕駛技術已通過實際操作交付出來,這也說明圍繞技術的積累,目前百度已經可以展開多場景的應用了。

而一直在AI領域頗為低調的騰訊也不甘落后。7月21日,騰訊AI加速器正式啟動,并且有25個項目入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入選AI加速器的25個項目中,既包含了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助理來也、三角獸、竹間智能、追一科技,也包含了聚焦于AI多個垂直細分領域的匯醫慧影、乂學教育、小庫科技、小法博機器人等。此外,AI與硬件相結合的歡創科技、速騰聚創、COWAROBOT、時空壺等項目也同樣存在。

對于騰訊在AI方面的戰略布局和規劃問題,騰訊公司副總裁AI加速器領航人姚星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表示,AILab是騰訊去年成立的一個關于AI的部門,目前大概積累了50多位優秀的研究員,而騰訊主要的研究方向大概是四個方向,包括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事實上,今年騰訊已經有一款AI落地的應用了,就是此前獲得了第10屆UEC杯冠軍的騰訊AILab的人工智能圍棋程序“絕藝”。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從技術到應用,AI已經成為風口,但目前,AI領域仍然面對很多困難。對此,姚星也表示認可,他指出:“雖然AI行業風頭正健,但實際上整個產業依然處于非常早期階段,很多方面還不成熟,包括AI在算法上的研究積累,產品在應用場景里的細化。這些都有待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和突破,才能在未來‘讓AI無處不在’。”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