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汽車出口俄羅斯再受沖擊

時間:2008-12-25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為拯救本國汽車業,俄羅斯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對購買國產汽車時的貸款優惠、免除部分國產汽車鐵路運輸費等。

東北網12月24日電(記者 劉仲實 張彩霞) 為拯救本國汽車業,俄羅斯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對購買國產汽車時的貸款優惠、免除部分國產汽車鐵路運輸費等。有關專家表示,這一措施如果出臺,將大大地增進俄羅斯國產汽車在俄遠東地區的競爭力,對中國汽車在俄銷售造成沖擊。   俄羅斯將啟動拯救汽車工業計劃   這一消息是俄總理普京19日在參觀那別列日內•切爾內的卡馬斯汽車制造廠的新型汽車生產線后,發表講話時透露的。據俄羅斯《導報》12月20日報道,普京闡述了在經濟危機背景下拯救俄羅斯汽車工業的計劃,他指出,將在本國汽車行業注入資金,而且要刺激市場需求。政府將對購買國產或符合在俄羅斯有關國內組裝汽車本地化有關規定的汽車上給予貸款優惠。特別是對那些輸送到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國產汽車給予免除國內鐵路運輸費用的優惠,運費將從國家財政中予以補償。這也就意味著原本從俄羅斯西部地區運往俄遠東地區每輛車約70000盧布的運費將由政府負擔。詳細   中國汽車對俄市場頻受沖擊   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市場一直以來所占地位如何呢?據黑龍江大學俄羅斯問題研究所姜振軍教授介紹,中國一度是對俄汽車出口最多的國家,俄羅斯幅員遼闊,其本國汽車制造企業多集中于西部地區,中國的汽車企業一直從黑龍江、內蒙古的口岸直接輸入俄遠東地區,與俄國產汽車和歐美汽車企業相比具有運輸費用低的優勢。但2008年以來,俄羅斯汽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外國品牌汽車不斷涌入,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市場的銷量下降,而美歐日韓汽車在俄銷量卻大幅上升。2008年一季度,中國汽車在俄羅斯銷售總量為10126輛,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在俄市場中進口汽車份額由上年的3%下滑至2%。而俄此次出臺優惠政策后,中國汽車企業對俄羅斯遠東地區出口汽車的運輸優勢將被完全抵消。此外,在俄境內的合資汽車廠商將同樣享受本項優惠,歐、美、日、韓的著名汽車制造商大多在俄擁有合資企業,而中國目前在俄境內則沒有符合俄羅斯汽車組裝生產本地化要求的汽車合資企業。   事實上,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機給俄羅斯帶來的沖擊早已波及到中國汽車業。據黑龍江電視臺12月8日的消息,地處對俄貿易前沿的黑龍江省綏芬河和東寧兩個口岸,有大量出口到俄羅斯的載重汽車和大型機械設備滯留在港口。而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即為受金融危機影響,俄羅斯盧布貶值,部分公司倒閉,大部分已經簽訂了合同的俄羅斯客戶由于資金問題而不能履行合同義務。其中以華信集團公司為例,就有大約5000臺汽車和大型設備因俄方不能履行合同而滯留在口岸。一家不愿公開名稱的、以對俄出口大型載重汽車為主的汽車銷售公司業務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的業務也已受到很大影響。全球經濟危機加上俄羅斯即將采取的為拯救本國汽車工業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使他們感到雪上加霜。這家公司前兩年對俄商務車的出口供不應求,俄方客戶須先付定金、甚至付全款方能發貨。但自今年夏天全球爆發經濟危機以來,這家公司對俄貿易中的汽車出口量急劇下降,目前公司所代理的國產汽車在綏芬河、東寧及滿洲里各口岸的積壓量已達幾百臺。公司雖然仍不愿舍棄俄羅斯市場及老客戶,但不得不開始著手開發南美洲和非洲市場。   據黑龍江省商務廳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從7月1日起,俄羅斯政府實施修訂后的進口汽車認證體系,將進口汽車檢測項目由11項提高到55之多,手續繁瑣,時間漫長,且費用昂貴,這使得大部分中國汽車企業短期內難以適應,增加了國產汽車向俄出口的難度。從商務廳掌握的情況看,中國汽車對俄出口總量現呈下降趨勢,記者在哈爾濱海關也驗證了這一說法。   中國汽車對俄出口面臨嚴峻挑戰   實際上,俄出臺的針對汽車業的措施對于中國汽車造成的沖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07年年底,俄羅斯就改變了原對日內瓦協議成員國汽車簡化質檢程序的政策,致使2010年7月后客車和載重汽車進入俄羅斯市場的門檻將被提高;繼而聯邦經濟發展和貿易部副部長基里爾•安德羅索夫在2007年12月26日宣布,沒有任何一個中國的汽車廠家及時地與俄羅斯聯邦經濟和發展部簽訂“關于在俄羅斯進行汽車工業組裝生產”的備忘錄,這意味著中國汽車生產廠家又失去了在俄羅斯組裝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機會;今年12月初,俄又出臺政策將原本15%的進口二手汽車關稅上調到25%,此項政策曾引發進口汽車較為集中的加里寧格勒地區和遠東濱海邊疆區汽車銷售從業人員、政府官員和當地百姓的示威游行,還有200余名反對者為此遭到逮捕。   面對俄羅斯近年來采取的一系列保護本國汽車工業的措施,姜振軍教授表示憂慮。他說,一直以來,中國汽車生產企業和出口商各自為戰,尚未形成合力,而且對俄汽車市場缺乏深入系統的調研,不能提前應對俄羅斯汽車市場的變化。例如,在俄羅斯汽車質量認證方面,我方行動明顯滯后。從2008年1月1日起,俄對進口汽車實行歐Ⅲ標準,2010年將實行歐Ⅳ標準,對此我國汽車企業須早做準備。而我國汽車企業一直以來一味以低價為“法寶”,實際上這種低價戰略越來越不適應俄羅斯市場的變化。俄羅斯人越來越注重汽車的質量、品牌和售后服務,價格正在退居次要地位。而中國汽車的品牌意識單薄,在俄羅斯基本沒有樹立起自己的品牌,也沒有中國車企在俄羅斯真正開展汽車廣告宣傳,而且售后服務跟不上,幾年來由于零部件一直不能及時供應,俄羅斯人已大失所望。與此同時,中國轎車技術不成熟,在俄組裝已經不具備優勢,可是中國幾家公司仍在俄繼續尋找組裝的合作對象和廠址。為此,他建議,中國汽車企業應規避上述不利因素,認真跟蹤研究俄羅斯汽車市場動態,立足長遠,培育市場,學習借鑒“海爾”等其他產業品牌成功占領境外市場的經驗。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