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創新工場宣布完成5億美元募集,定位“VC+AI”捕捉未來幾年中國的早中期投資機會

時間:2018-04-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4月25日,創新工場對外宣布完成第四期美元風險投資基金的超額募集,總規模為5億美元。此輪募資完成過后,創新工場共管理6支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達110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創新工場宣布第三期人民幣基金已啟動募集,預期募資金額為25億元人民幣。

【創新工場宣布完成5億美元募集,定位“VC+AI”捕捉未來幾年中國的早中期投資機會】4月25日,創新工場對外宣布完成第四期美元風險投資基金的超額募集,總規模為5億美元。此輪募資完成過后,創新工場共管理6支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達110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創新工場宣布第三期人民幣基金已啟動募集,預期募資金額為25億元人民幣。

一、做“中國版的Benchmark”

美國VC里,投資回報率最高的是誰?答案可能是一家普通大眾并不熟悉的機構——Benchmark,

2011年的資金回報率達到11倍,超過紅杉8倍的ROI。

這家名為BenchmarkCaptical的的VC,50%的合伙人具有技術或者理工科背景,投資了包括Uber、Twitter、Snapchat、Instagram、eBay等技術驅動型的公司。

在創新工場看來,這是TechVC時代的必然趨勢。

當全球的創投大環境從“硅谷中心”變成“中美平行宇宙”,當中國的創投的模式從創投“中國版XX”變成了自主創新,當“CopyToChina”變成“CopyFromChina”,而剛剛超額完成第四期美元風險投資基金、正在進行第三期人民幣基金的創新工場,創新工場說他們要做“中國版的Benchmark”,希望成為中國的TechVC領導者。

團隊背景上,創新工場與Benchmark確有相似之處。CEO李開復告訴記者,目前投資團隊中80%以上具有技術背景或者理工科學位,有15位計算機博士,擅長技術趨勢預測,偏愛技術背景創業者。

從2009年成立,創新工場確已投資不少技術驅動公司。曠視科技、第四范式、Momenta、比特大陸都是當前知名的技術公司,而美圖、VIPKID這些公司其實也是技術驅動,其發展也是建立在技術進步之上。

如何成為一個TechVC?創新工場希望可以在風口前挖掘關鍵投資領域,在早期階段進行集中投資,持續追蹤優質公司以最大化收益,并且能夠在重點領域投資優秀的成長期公司。在募集完成新一支基金募資后,創新工場共管理6支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達110億人民幣,也使得其可以在早期投資以外,繼續加碼優秀項目,或者押注成長期項目。

二、TechVC時代的背后是中美雙寡頭格局

從VC到TechVC的背后,是全球商業格局的大變局——從硅谷中心到中美雙寡頭。

從WIntel時代開始,硅谷就是全球創投領域的宇宙中心。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的創業也是從借鑒美國模式,逐漸轉變為“借鑒美國模式并且成功反超”、“中國本土創新”,到現在“中國模式開始走向世界”,開始進入“中美雙寡頭的時代”。

而在未來,基于中國支付優勢、海量數據、人工智能、海外擴張等因素,中國主導的平行宇宙還會繼續成長,甚至超越美國。具體來說,支付環節,2017年,中國的GDP是12.9萬億美元,但移動支付的總金額已經達到18.8萬億美元。移動支付帶來的紅利很可能要遠超信用卡。

數據方面,中國人口基數大,互聯網網民基數大,而OMO又積累了大量的線下數據。另外,中國的數據隱私政策相對寬松。人工智能領域,中國擁有大量的數據、人才、應用市場,當AI進入爆發期,中國正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過去幾年,中國的公司已經不僅僅是本土公司,也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除了BAT,滴滴、美團這樣的公司也在積極推薦國際化。與美國公司不同,中國的大公司通過與海外當地公司建立聯盟,加速全球競爭。

種種因素結合,也使得全球創業投資進入“中美雙寡頭的時代”。一個明顯的例證是,中國與全球科技公司的市值或者估值比已經接近1:1。而諸如滴滴,其估值已經超過Uber。

三、TechVC時代創新工場想定位“VC+AI”

此前,外界對創新工場的印象一直是一家“投資+孵化”模式的公司。在本輪融資溝通會上,李開復則向媒體勾勒出創新工場的新定位:一家“VC+AI”的機構。

在AI成為當前全球新趨勢時,創新工場給自己的定位“VC+AI”的機構,也在意料之中。作為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博士畢業的李開復,此前就在研究人工智能,曾經取得過多項語音識別專利,在90年代末期加盟過微軟研究AI。而2017年初創新工場也成立了人工智能工程院,由李開復任院長,王詠剛等多位AI專家加盟。

創新工場表示,目前創新工場定位于捕捉未來幾年中國的早中期投資機會,投資領域將會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教育、消費升級、B2B企業服務、文化娛樂五個大方向領域的A、B輪公司,未來也會C、D輪持續加碼。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