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深化增值稅改革的措施,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稅負。
會議決定從2018年5月1日起,一是將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筑、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預計全年可減稅2400億元。
二是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將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年銷售額標準由50萬元和80萬元上調至500萬元。
三是對裝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
實施上述三項措施,全年將減輕市場主體稅負超過4000億元,內外資企業都將同等受益。對此我們點評如下:
評論:
增值稅降稅利好全產業鏈,低凈資產收益率企業邊際受益程度最高
對電子行業一般納稅人而言,增值稅主要分為17%/11%/6%三個檔次。(1)絕大部分電子產品及零部件按照17%征收增值稅;(2)電子出版物,例如各種集成電路卡、存儲芯片等,按11%征收增值稅;(3)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軟件服務、電路設計及測試服務、信息系統服務等)按6%征收增值稅;(4)在稅收減免方面,為鼓勵高新技術發展,國家針對光伏發電/軟件產品增值稅實行即征即退政策;對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向境外單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費的軟件服務/電路設計及測試服務/信息系統服務免征增值稅。
此次增值稅改革,主要對17%和11%兩檔稅率產生影響。總體來看,電子行業制造業及終端廠商均全面受益。根據測算,假設短期終端售價不變,則產業鏈上中下游收入/毛利均有增加:
(1)受益程度與毛利率/費用率成正比,高毛利率、高費用率企業更為受益,例如蘇州科達、富瀚微、精測電子、三環集團、三安光電等企業;
(2)低銷售利潤率、低凈資產收益率企業邊際受益程度最高,例如通富微電、環旭電子、晶方科技、風華高科、長電科技等企業;
(3)對免稅企業與即征即退的高科技企業而言,收入與毛利均會增加,但凈利潤不會變化,對其盈利能力影響有限。
一般電子制造業企業:增值稅由17%降至16%,收入&毛利&凈利率均增長
對于絕大多數電子制造業企業來講,增值稅稅率由17%降至16%,從財務報表角度來看,企業收入/毛利/凈利率均會增長,但總體增長幅度有限,預計不到1%。測算過程如下:
假設產品售價為m,進貨價為n(均為含稅價),毛利之后的其他費用及支出為x,稅率從17%減為16%。
(1)假設終端產品及中間環節含稅價短期均不變,則對于進項及銷項稅額齊全的公司來說,我們測算下來的結論是:收入增加0.74%m,成本增加0.74%n,毛利增加0.74%(m-n),毛利率不變,假設費用率等其他因素不變,則凈利潤增加,凈利率增加(費用等其他支出/收入)%。
(2)假設終端產品及中間環節含稅價短期均不變,則對于銷項稅額齊全,但進項稅額不全的公司來說,我們測算下來的結論是:收入增加0.74%m,成本不變,毛利增加(0.74%收入),毛利率增加(1-毛利率)%,假設費用率等其他因素不變,則凈利潤增加,凈利率增加(成本及費用/收入)%。
(3)假設終端產品及中間環節不含稅價格不變(不常見),則對企業的收入、成本及毛利率均無明顯影響,報表影響主要體現在負債減少,凈資產增加,但由于減稅使得終端產品售價降低,會刺激終端消費需求。
電子出版物企業:增值稅由11%降至10%,盈利增長高于一般電子制造業
對于銷售電子出版物(集成電路卡、存儲芯片)的電子企業來講,增值稅稅率由11%降至10%,其收入/毛利增長幅度高于一般電子制造企業,銷項稅額齊全但進項稅額不全企業的受益程度高于進項及銷項稅額均齊全的企業。測算過程如下;
假設產品售價m,進貨價n(均為含稅價),毛利之后的其他費用及支出為x,稅率從11%減為10%。
(1)假設終端產品及中間環節含稅價短期均不變,則對于進項及銷項稅額齊全的公司來說,我們測算下來的結論是:收入增加0.82%m,成本增加0.82%n,毛利增加0.82%(m-n),毛利率不變,假設費用率等其他因素不變,則凈利潤增加,凈利率增加(費用等其他支出/收入)%。
(2)假設終端產品及中間環節含稅價短期均不變,則對于銷項稅額齊全,但進項稅額不全的公司來說,我們測算下來的結論是:收入增加0.82%m,成本不變,毛利增加(0.82%收入),毛利率增加(1-毛利率)%。假設費用率等其他因素不變,則凈利潤增加,凈利率增加(成本及費用/收入)%。
(3)其他結論與一般電子制造企業相同。
免稅企業及即征即退的高科技企業:收入/毛利增加,但盈利能力不變
對于免稅企業及即征即退的企業,假設終端含稅價格總體不變,收入及成本的變化與上文分析相同:收入增加,毛利增加,但由于之前的稅收優惠依然會在政府補助中體現,因此凈利潤不會有變化。
實例測算:某電子行業上市公司增值稅減免幅度簡要測算
我們用某電子行業上市公司2017年年報的財務報表數據來倒計公司半年及年度增值稅繳納金額,假設平均增值稅率為17%,假設終端含稅售價與原材料端進項含稅價不變,可測算出增值稅降1%后約能增厚公司凈利潤0.93%。
說明:本期繳納增值稅=[現金流量表項]支付的各項稅費-[利潤表項]稅金及附加-[利潤表項]所得稅-Δ(應交項)
風險因素
政策落實不及預期;終端售價等變動。
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增值稅減稅利好包括電子行業在內的整個產業鏈,總體來看,原稅負為11%的企業最為受益,其次是17%,享受免稅與即征即退優惠政策的企業受影響較小,且整體進項稅額抵扣不齊全的企業受益程度更大。就財務角度而言,我們認為高毛利率、高費用率企業更為受益,而低銷售利潤率、低凈資產收益率企業邊際受益程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