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上午,在位于漢口江大路的武漢工控儀器儀表有限公司,包括12位成員在內的智能機器人團隊,正在加緊技術攻關。團隊負責人孫兆沛告訴記者,去年團隊研發了國內首款大數據智能安防機器人,今年的目標是加緊調試、走向市場。
智能機器人團隊正在進行交付前的調試工作
孫兆沛和團隊核心成員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前,都曾在該校啟明學院錘煉過,并獲得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飛思卡爾”杯智能汽車競賽全國總冠軍,目前共有12名成員,其中6名碩士,4名高級工程師。團隊開發的“小卒一號”安防機器人頭上裝著4個攝像頭,能在小區里自由行走,無需人工控制,提供全方位無死角監控保障,只需充電4小時,可以不間斷巡邏8小時。樣機在2017年11月初的第十四屆光博會推出后,很受關注,目前已正式接到一家物業公司的機器人訂單,最早下個月即交付。
為盡快實現概念機的投入使用以及量產目標,團隊一直到臘月二十九還在完善技術細節,大年初七,成員紛紛從外地趕回工作崗位。
23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團隊成員正在訓練機器人走路。一位成員控制機器人從平地緩緩走向坡道,通過激光雷達,一旁的筆記本電腦實時監控機器人的步態數據,并在電腦上繪成一條坡度曲線。另一位成員一邊觀察機器人的位置,一邊對比檢測數據與真實坡度的誤差,分析存在的問題。
孫兆沛說,機器人很難識別小臺階等障礙物。團隊要開發針對性的算法和實地調試,才能保證機器人“通行無阻”。當坡度數據跟真實坡度曲線幾乎完全重合時,一項小小的上下坡識別算法才算調試完成。23日記者到現場時,他們已調試了近20次。
據了解,武漢工控儀器儀表有限公司智能機器人團隊成立不過半年時間,去年11月,企業與西門子(中國)公司簽訂了數字化工廠產品及服務戰略合作協議,擬建造約800平方米的數字化工廠,建設一條全自動化裝配線,用工業機器人生產服務機器人,努力打造成為全國首個服務機器人的機器人裝配測試示范線。
該企業是武漢工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將原武漢市儀器儀表研究所和武漢分析儀器廠優化整合后成立的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而作為市屬國有獨資企業的武漢工業控股集團公司,集中了近90%的武漢市屬國有工業企業,將以智能自動化設備和人工智能為支撐,為武漢國有工業融入“智造”血液,再創“武字頭”輝煌。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