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數據公司(IDC)“全球半年刊3D打印支出指南”最新報告顯示,亞太地區在未來五年內的3D打印支出將出現大幅增長。據估計,到2021年,消費將達到36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22.4%。
在支出方面,亞太地區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地區之一,與美國和西歐保持一致。IDC亞太成像,打印及文件解決方案研究市場分析師MunChunLim表示:“中國是亞太增長的推動力量,中國政府支持這一行業,并出臺了多項3D打印行動計劃和財政支持,促使中國3D打印用途和消費持續增長。”
根據IDC的報告,在五年預測期內,3D打印服務(包括咨詢、系統集成和按需打印服務)以及3D打印材料支出將占該地區總支出的近45%。另一方面,軟件增速放緩,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6.9%。
就應用而言,離散制造業(即汽車和飛機制造業的成品零部件生產等)將是最重要的,僅在2018年就有近11億美元的支出。IDC還認為,這種主導地位將在整個預測期間持續下去,到2021年,支出將增加到17億美元。教育和醫療保健行業將遵循離散制造業的消費模式。
在離散制造領域,2018年原型制造、成型和終端部件制造將占總支出的68%左右。而學習和研究活動將成為教育領域3D打印的主要用途。亞太地區醫療部門將主要使用3D打印來生產牙科用品、手術模型和醫療輔助部件。
此外,在未來五年,3D打印支出增長最快的行業是電訊業(復合年均增長率為50.2%)和資源行業(復合年均增長率為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