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7年智慧醫療前沿技術盤點

時間:2017-12-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作為人工智能驅動下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智慧醫療取代了人工基因測序、診斷治療、手術操作等部分環節,為患者提供了系統化的醫療服務,也將逐漸成為未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為人工智能驅動下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智慧醫療取代了人工基因測序、診斷治療、手術操作等部分環節,為患者提供了系統化的醫療服務,也將逐漸成為未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前,從年度產品模塊對智慧醫療進行了盤點,后續還將從年度數據、資本事件、新入局者等幾大板塊入手進行梳理,敬請關注。

1、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技術開啟了萬物互聯的時代,給各行各業帶來了產業模式上的“新革命”。醫療作為最受關注的民生焦點之一,自然也成為了物聯網技術應用的重中之重。其實現了患者與醫護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醫療領域的信息化。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對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優化看病就診流程,患者只需動動手指便可完成掛號、繳費、查看報告等步驟;b、實現智能化管理,通過對醫院車輛、醫療設備等的智能化改造,使管理變得更加便捷;c、快速收集有效數據,精準捕捉患者數據信息,并作出分析,為醫護人員節約時間;d、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幫助醫院提升效率節約成本,同時給患者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服務。

2、機器學習技術

機器學習是一種利用非結構化或無標簽的數據進行無監督學習的算法,其撐起了高效準確的神經網絡。

在機器學習的加持下,智能診療的能力、可伸縮性、效率和準確性不斷增強。以IBM的沃森為例,其已經可以通過不斷的電子健康記錄學習,識別圖像和文字,實現準確的乳房和心臟疾病診斷。

研究預期,智能診療將幫助臨床診斷結果準確率提高30%到40%,同時降低50%的醫療費用。

3、大數據分析技術

在各大產業都積極投入大數據應用時,智慧醫療產業也不甘落后,期盼借此加速挖掘各種病癥的起因,找出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目前,大數據分析在疾病監控、輔助決策、健康管理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是智慧醫療關注的重點。同時,能解決資料來源、互通性、安全等方面的挑戰,掌握臨床護理、報銷模式和人口健康管理等的最新趨勢為醫療機構帶來競爭優勢。

以腫瘤科為例,基于大數據的支持,其在個人化療法、準確診斷基協同臨床決策支持工具方面取得迅速進步,從而更容易治療致命疾病。

4、安防技術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醫院對于網絡化、智能化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

現階段,安防技術在醫療系統中主要應用于以下兩個方面:

a、遠程醫療信息系統,主要包括醫療高清攝像機、醫療視頻終端、醫療業務終端、多媒體綜合業務平臺等專業設備。在應用中,主要以遠程可視化醫療系統為主。

b、醫療安防系統,主要應用手段包括高清監控、人臉識別、智能視頻分析,可有效打擊醫托、票販子的存在,并幫助安保人員快速發現異常情況以做出應對。

5、穿戴裝置技術

利用可穿戴技術可以把多媒體、傳感器和無線通信等技術嵌入人們的衣著中,可支持手勢和眼動操作等多種交互方式。其帶來了一個全新的智慧醫療時代,比如監測大腦數據追蹤情感、健康數據等。

瑞士公司Soreon研究預測,到2020年智能可穿戴設備能幫助挽救130萬人的生命,挽救人數主要來自于在醫院監測使用的可穿戴設備減少的死亡率。據悉,目前已經應用于臨床的有可穿戴除顫器,還有仍在研發過程中的可穿戴交變電場治療腦瘤、電離子透入療法治療頭痛等。

6、基因測序技術

百度CEO李彥宏此前曾指出,智慧醫療的發展分為四個層次:醫療O2O智能分診、人工智能參與的智能問診、基因分析和精準醫療、基于大數據的新藥研發。

近年來,隨著基因測序技術越來越成熟,價格也隨之降低,越來越多的基因數據被積累起來,其對健康的影響正在變成計算和分析的能力問題。

7、生物傳感器技術

生物傳感技術是通過使用生命體征檢設備、數字化醫療設備等傳感器,采集用戶的體征數據,隨后,數據被傳遞給遠端服務平臺上的醫師,醫師根據數據指標為用戶提供保健、預防、監測、呼救等遠程醫療與健康管理服務體系。

因為其專一、靈敏、響應快等特點,生物傳感技術為基礎醫學研究及臨床診斷提供了一種快速簡便的新型方法。

8、射頻識別(RFID)技術

RFID技術也是一種傳感技術,可以快速讀寫、長期跟蹤管理,是通過在物料、藥品中植入芯片,并將芯片信號與物料產品信息相連接,醫院通過計算機、自動識別系統,實現對物料、藥品的全程監管。

其具有以下三個功能:

a、無線監護功能,救護車內的監護設備采集急救病人的生命體征信息,并通過3G、Wi-Fi等網絡將監護信息實時上傳至急救指揮中心和進行搶救的醫院急診中心。

b、視頻監控功能,急救車外內的攝像視頻信號經過3G、Wi-Fi等網絡上傳到急救指揮中心與醫院的急診室遠程監護中心。

c、定位調度功能,利用GPS定位技術,查找最近的急救車進行調派,并對進行移動急救車輛進行軌跡監控。

9、感知云服務技術

現代化信息技術給智慧醫療帶來了全新的變革,以其自身要求和發展趨勢來看,智慧醫療云服務需要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為用戶提供可自主感知、自主機器學習的智能化云服務。

智慧醫療“感知云服務”離不開其數據載體“健康感知云”,由于其所構建的“健康感知云”中存儲著海量的居民健康數據,而這些數據往往又存在著顯性的和隱性的關聯性,挖掘、比對數據之間的聯系是“感知云服務”的重要任務。

10、人工神經網絡技術

人工神經網絡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人工智能領域興起的研究熱點,它從信息處理角度對人腦神經元網絡進行抽象,建立某種簡單模型,按不同的連接方式組成不同的網絡。

由于人體和疾病的復雜性及不可預測性,在生物信號與信息的表現形式上、變化規律上,對其進行檢測與信號表達,獲取的數據及信息的分析、決策等諸多方面都存在非常復雜的非線性聯系,適合人工神經網絡的應用。

目前,人工神經網絡技術主要應用在生物信號的檢測與自動分析,醫學專家系統等。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