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工智能被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3月9日,記者采訪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漢民時,他表示:“人工智能不是運動式概念。它將形成生產力,并不斷取代傳統工業制造,此進程將不可扭轉。”
周漢民認為,人工智能是發展非常快速的領域,已經不是人的臆想,完全成了今天世界經濟發展重要的亮點。人工智能形成生產力,并不斷取代傳統工業制造,此進程將不可扭轉。人工智能以大數據、工業物聯網和互聯網為基礎,給人類未來實現更有效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極大助力。

周漢民舉例說,人工智能的代表——機器人阿爾法狗,戰勝了世界頂級棋手。研發阿爾法狗的目的不是為了產生電子棋手,而是為了在精準醫療方面有更好的突破。阿爾法狗的成功向世人展示了醫療行業可以研發出具有人工智能的機器人,為機器人工業提供了無限可能。
“環視世界各國,人工智能正處在集群突破的時刻,中國絕不能落后。人工智能會成為中國未來在工業領域迎頭趕上世界的超車彎道。”周漢民說。
周漢民認為,人工智能最大的體現是機器人的升級換代,不斷滿足智能制造的需求。例如今天富士康將在美國建立的工廠,一定不會像在中國建的勞動密集型工廠一樣,而將是機器人工廠。
應該注意到,我國機器人產業有基礎但是不強大。周漢民指出,人工智能浪潮推高工業對智能機器人的需求,我國在世界機器人產業中既不落后但是也不先進,在升級換代中并不引領潮流。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與世界須臾不可分離,人工智能和其他任何工業領域一樣,國家非常關注,在一些關鍵領域和技術上,需要有自己的東西。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