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美國高速公路管理局(簡稱NHTSA)結束了對于2016年3月全球首起自動駕駛致死事故的調查案件。歷經6個月調查,NHTSA判斷這起特斯拉(Tesla)ModelS車禍中,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并沒有缺陷,也不需要進行安全召回。同時他們還發現,在Autopilot系統中的Autosteer功能開啟以后,特斯拉汽車的事故率降低了40%,而Autosteer是Autopilot最重要的部分,它能夠在常規條件下實現對汽車的自動駕駛。
2016年5月9日,美國俄亥俄州40歲男子JoshuaBrown,一名前海豹突擊隊隊員,特斯拉的狂熱粉絲,死于一起ModelS與大貨車相撞的慘烈車禍,當時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處于開啟狀態,而有證人證明撞車前車內傳出電影聲。
對于這起全球首例在自動駕駛情況下致人死亡的車禍,特斯拉在1個多月后才向公眾披露,并發布事故報告,其中有如下描述:
按照我們的標準流程,在事故發生后的第一時間,特斯拉就通報了NHTSA。根據我們了解的情況,當時ModelS行駛在一條雙向、有中央隔離帶的公路上,自動駕駛處于開啟模式,此時一輛拖掛車以與ModelS垂直的方向穿越公路。在強烈的日照條件下,駕駛員和自動駕駛都未能注意到拖掛車的白色車身,因此未能及時啟動剎車系統。由于拖掛車正在橫穿公路,且車身較高,這一特殊情況導致ModelS從掛車底部通過時,其前擋風玻璃與掛車底部發生撞擊。假使當時車輛發生的是正面撞擊或追尾事故,即便在高速行駛條件下,ModelS先進的防撞系統都極有可能避免人員傷亡的發生,因為在此前的很多起事故中,ModelS都有過如此表現。
需要指出的是,特斯拉自動駕駛功能在默認狀態時是關閉的,而在被開啟前,駕駛員都會被要求選擇接受,車輛才能開啟自動駕駛功能。這一系統是一項新的技術和處于公開測試階段。根據選擇頁面的說明,自動駕駛“是一項輔助功能,要求駕駛員雙手始終握住方向盤”。此外,每一次自動駕駛啟動時,車輛都會提醒駕駛員“請始終握住方向盤,準備隨時接管”。系統還會時刻檢查以確保駕駛員雙手不離方向盤。如果系統感應到駕駛員雙手已離開方向盤,車輛則會顯示警示圖標或發出聲音提醒,并逐步降低車速,直至感應到雙手在方向盤上。
2016年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這兩個領域里最重要的事件一定都包括了這起車禍致死案。它讓人們第一次從狂熱的技術崇拜和對未來大數據生存方式的美好愿景中抬起頭來正視一個這樣的現實:任何企圖改變現有運行方式的改革都有著無法避免的陣痛,對于未來導向的生活方式來說,技術普及初期的不穩定,使用條件和使用環境的不協調、不適應就是這種陣痛難以避免的原因。
在對于這起事故的調查里,NHTSA的缺陷審查部門獲得了所有2014年到2016之間出廠的ModelS和ModelX里程及安全氣囊的相關數據,這些數據包括所有出廠配置自帶Autopilot的車型以及通過系統升級而具備Autopilot功能的車型,并分析啟用Autosteer前后,平均每百公里的事故(Crash)數量。最終結論是,啟用了Autosteer以后,事故比例下降了40%,從每百公里1.3起事故降低為0.8起。

安裝Autosteer前后百公里事故數據對比
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特斯拉是主張從半自動駕駛逐漸過渡到全自動駕駛階段的,對于自動駕駛系統,恰當的使用再輔以適當的人工介入將會比較安全,而Waymo等則打算一步到位的實現全自動駕駛,他們認為人工控制與系統自動駕駛的切換存在安全隱患。顯然這次調查的結論有力的支持了特斯拉的技術觀點。
在NHTSA的調查中,他們重現了事故現場,經過測試認為,ModelS的Autopilot至少要在識別障礙物以后7秒鐘才會采取措施,因此這再次驗證了調查的主要結論,Autopilot和其他的ADAS(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一樣,需要駕駛者對駕駛環境保持持續而專注的觀察才能有效避免事故。在審查了ModelS的人機交互頁面設置以后,NHTSA認為特斯拉對于駕駛者應如何使用Autopilot系統的提示是充分的,因此系統的整體設計是沒有缺陷的。而駕駛者應該仔細的閱讀相關的使用規則并執行。
不過事后,業內對于Autopilot這類系統命名方式還是產生了很大的爭論,類似于自動駕駛儀這樣的名字很可能讓消費者產生誤解,認為自己可以不用管,汽車能夠自動駕駛。
無論如何,NHTSA的調查對于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和推廣來說是個好消息,如果責任被推到自動駕駛系統的頭上,特斯拉等技術開發商估計會很頭疼。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