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無人機安全問題引關注 管控“黑飛”迫在眉睫

時間:2016-12-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的無人機在2萬架以上,但全國拿到無人機駕照的人數僅一萬人,也就是說將近50%的無人機處于‘黑飛’狀態。”

“中國的無人機在2萬架以上,但全國拿到無人機駕照的人數僅一萬人,也就是說將近50%的無人機處于‘黑飛’狀態。”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無人機系統研究室主任舒振杰給出了這組數據,無人機引起的安全問題令人關注。如何馴服“黑飛”無人機?建立怎樣的秩序管控?中國有些什么科技手段來管控?

無人機

12月9日,在第四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的無人機高峰論壇上,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無人機系統研究室主任舒振杰、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常務理事、執行秘書長、無人機管理辦公室主任柯玉寶分享了無人機監控管理的“干貨”。

萬架無人機“黑飛”監管迫在眉睫

為什么老百姓現在如此熱衷無人機,舒振杰認為,是因為能買得起了,監管因此迫在眉睫。

舒振杰提到,無人機管理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如150公斤對無人機來說是個坎兒,這一重量以上的基本屬于軍用的大無人機,不屬于民用管理的范疇。目前討論較多也經常“惹禍”的一般都是150公斤以下的輕小型民用無人機,這些無人機又被分為7檔進行管理,“比如小于1.5公斤的無人機,基本屬于玩具,無需任何申請,但4公斤以上的無人機就必須滿足駕駛員有執照并且提供監視手段的要求,25公斤以上的還要上‘雙保險’,提供兩套監視手段。”

中國也在借鑒國外的管理經驗。美國2015年底實施無人機實名登記制度,無人機機主必須將姓名、家庭住址、電子郵箱地址和無人機的型號發送至航空管理局的在線系統,否則將面臨高達2.75萬美元的罰款。

“無人機云”來了手機可查禁飛區

“招安”更多的“黑飛”者,中國在全球首先提出了“無人機云”的概念,并已經在應用中。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常務理事、執行秘書長、無人機管理辦公室主任柯玉寶介紹,這是一種輕小型民用無人機運行動態數據庫系統,向無人機用戶提供航行服務、氣象服務的同時,也對飛行數據進行實時監測。無人機接入云,為包括民航局在內的各部門監督管理提供了監控平臺。

柯玉寶介紹,將“無人機云”安裝在手機上,可以看到該輛無人機的狀態,后臺還可以看到機主聯系電話和身份信息,為相關部門提供執法的依據。

對于用戶來說,可以用手機實時查詢飛行禁區,實時提醒哪一塊能去哪一塊不能去,可以達到一個合理的物理避讓。同時,無人機的整個的運行軌跡,可以保留三個月供追溯的。預計經過兩到三年時間,爭取飛機計劃申請更簡化,讓老百姓更加便捷地使用無人機。

無人機界的“交警”:電子圍欄系統

“所謂電子圍欄技術,就是在無人機的飛控系統中事先設置禁飛區域,目前最常見的禁飛區域是民航機場。”柯玉寶介紹,“電子圍欄”的使用會讓無人機飛行監測更可控,下一步將統一廠家的市場接口,建立市場準入制度。一架無人機設置了電子圍欄,到了圍欄邊界飛行控制系統會自動返航,比如到了北京五環內進不去。未來可能會根據不同時間段和區域更靈活地設置電子圍欄。

如果遇上不接受監視且“使壞”的無人機怎么辦?強制性技術手段也不少。柯玉寶介紹,現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些反無人機設備,比如用激光和無線電波“炮打”無人機,今后可以在城市重點區域安裝這種設備。目前中國有20多個廠家在探索和生產反無人機系統。

更多資訊請關注人機界面頻道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