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設計是提升產品競爭力的迫切要求。在全球資源環境壓力日益突出的情況下,提供綠色環保產品已成為國際潮流和趨勢。我國也需要加快推進產品生態設計工作,開發、制造符合國際市場需求的綠色環保產品,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企業是開展工業產品生態設計的主體。近年來,在工信部等相關部委和機構的引導支持下,許多傳統行業企業開始積極主動地把生態設計作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工信部第二批工業產品生態(綠色)設計試點企業的實施進展情況正在工信部網站進行公示,58家企業分別來自輕工、紡織、機械裝備、建材等傳統行業。工信部在去年啟動了工業產品生態設計示范企業的試點,鼓勵試點企業從方案設計起,考慮產品在全生命周期內對環境和資源的影響,從而在原料選擇、生產工藝以及實現綠色消費、有效回收等全生命周期各環節統籌考慮生態。
萬事利集團有限公司是絲綢行業龍頭企業,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推薦,成為首批工業產品生態設計示范企業。“絲綢全生命過程綠色環保,但在產品加工過程中,難免有害物質會進入,比如印染環節。”萬事利集團董事局主席屠紅燕說,“因此我們堅持產品生態設計開發,在設計時就避免應用非生態的工藝技術,并要求供應商承諾在整個供應鏈中不使用非生態染化料”。
目前,萬事利自主研發成功構建了絲綢面料整個生命周期“供應鏈生態要求-綠色生態印染-產品循環利用”三個階段的生態體系,研發了產業化的絲綢回收利用工藝技術,實現了絲綢廢棄物循環利用、零廢物排放、變廢為寶。堅持從源頭到設計到生產的綠色發展理念,讓萬事利提前主動實現轉型升級,成為我國絲綢行業的高端品牌。
“加快實施綠色制造,就是要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革新傳統設計、制造技術和生產方式。”工信部節能司司長高云虎說。
據悉,工信部目前正在研究編制《“十三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和《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方案》,推行生態綠色設計是其中重要內容,將加快制定綠色產品評價標準并依據標準發布一批綠色產品名錄,力爭到2020年,開發推廣萬種綠色產品。
科技支撐綠色制造“全面推行綠色制造,要把組織實施綠色制造工程作為重要切入點,大力推進綠色化、低碳化、循環化和集約化,特別是要把實施綠色科技創新引領工程作為工作重點。”工信部副部長毛偉明指出。
數據顯示,我國傳統行業能效、水效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其中鋼鐵行業國內平均能效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落后6%至7%,建材落后10%左右,石化化工落后10%至20%。在當前國內國際經濟新形勢下,傳統行業無論從產能到發展方式都已進入平臺期,從另一個角度說也恰是實施結構調整、推進轉型升級的機遇期。
由此,《中國制造2025》把加快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傳統行業要實現綠色制造,加強節能減排,推進轉型升級,綠色化、智能化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應用是重要支撐,加快技術改造是重要手段。行業企業也普遍意識到這一點,近年來綠色制造技術創新及產業化步伐提速,綠色園區建設加快。
據記者了解,完善綠色制造服務體系,加大傳統制造業綠色化改造,是今年工信部重點工作任務之一。我國將全面推進鋼鐵、有色、化工、建材、造紙、印染等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加快新一代可循環流程工藝技術研發,大力開發推廣具備能源高效利用、污染減量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等功能的工藝技術。
更多資訊,請關注紡織機械頻道。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