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至16日,第二屆中國(重慶)國際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論壇暨博覽會將在永川舉行,140余家境內外知名機器人和高端智能裝備企業將參展,“智薈一堂”。
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永川立足自身實際,加快培育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全國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借本屆博覽會之東風,永川摩拳擦掌,欲將機器人產業推上新臺階。1、上百企業匯集:帶來商機滿滿
本屆博覽會共有中國、德國、美國、日本以及中國香港、臺灣地區等140余家境內外知名機器人和高端智能裝備企業參展,展場面積達到6萬平方米,在國內機器人同類專業展會中屬較大規模。
參展企業不乏行業巨擘:機器人行業全球四大家族之中的fanuc來了,世界頂級人機協作機器人Rethink也來了,還有西門子、埃馬克、德國博世力士樂等國際頂尖企業,以及埃夫特、廣州數控、固高科技、力勁機械等國內龍頭企業,將展示結構設計、操作手運動、關節伺服驅動技術、控制技術、傳感器等多種領域的先進技術,為觀眾帶來一場智能世界的豪華盛宴。
對普通觀眾而言,你可以在這里感受到美國科幻大片才有的畫面:機器人百發百中地投籃,人形機器人精確地將茶水送到你手中,家庭服務機器人翩翩起舞……2、企業現身說法:“在這里找到歸屬感”
參展企業中,永川本地企業占據多半,作為永川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的“拓荒者”,對于永川,對于這個產業,他們的感受如何?
“我們來的時候,周圍全是一片荒地,不少人想打退堂鼓,但依靠著對這個產業的美好期盼和永川提供的用地、稅收等政策優惠,讓公司最終安定下來,并逐漸發展壯大。”4月6日,重慶威諾克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洪表示,從落戶時的“一窮二白”到如今公司已獲得授權專利9項、發明專利已申報10項、實用新型技術7項,今年銷售收入預計將達8000萬元以上。
新近投產的西電普華公司總經理彭松璧則認為,永川地處成渝兩個大城市中間,且有成渝高鐵、成渝高速等交通大動脈,在發展智能裝備產業上的優勢明顯:“重慶、成都兩地的汽車、筆電等產業發展迅猛,需要智能機器人為之配套,因此我們選擇在永川落戶,既有強有力的產業依托,又可以通過便捷的交通輻射西南、西北甚至華中地區。”
事實上,這兩年多時間同樣是永川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制造產業迅速發展的時期,自2013年以來,106家企業先后落戶,這些企業所在的鳳凰湖產業基地已被工信部認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裝備制造(機器人)產業示范基地。
3、永川的計劃:打造機器人產業生態圈
對于永川而言,眼下的成果只是打造百億級產業的第一步。對于這個方興未艾的產業,永川區還有更長遠的規劃。
2013年,重慶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出臺,永川被列入城市發展新區,是全市工業化、城鎮化的主戰場。在產業選擇上,既要符合高端制造業的定位,又要與全市的優勢產業結合起來。通過比選,永川認定了機器人產業。其原因是:機器人是“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發展前景廣闊,我市筆電、汽車產業基礎雄厚,對機器人有巨大需求,此為天時;永川是重慶、成都兩個西部大城市中間的重要節點,發展機器人可為兩大城市配套,此為地利;永川有17所職業院校、12萬名在校生,可為這項產業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撐,此為人和。
選定該產業后,永川從攻關關鍵環節入手,先后引進了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和產業競爭力,在國內外同領域處于領先水平的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企業,并通過搭建協同創新及研發公共服務、創業孵化及應用推廣服務、金融及資本服務三大平臺,聚集企業106家,產業初具規模。
永川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永川將通過機器人智能裝備推動其他智能產業的升級,通過“政產學研資用”六個結合,通過龍頭引領、集群發展、鏈條延伸、應用助推、協同創新、產業聯動、人才培養7個到位,著力打造機器人產業生態圈。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