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松山湖管委會的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思模興奮地向記者介紹機器換人的好處,以前做代工廠,毛利率不到6%,凈利潤不到3%。“而現在通過科技創新,使用機器人作業,效益提高了差不多20倍。”
利潤的背后,是科研和創新的投入,何思模表示,以前工廠里差不多都是初中、中專畢業的技工,而現在光本科以上的研發人員就有680人,博士、博士后有20人左右。
研發的巨大投入,也讓何思模有了更多的收獲,“從幫別人加工,到自己研發產品,再到有了自己的品牌,”這一切,何思模將其歸功于創新的力量。


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思模地向記者介紹機器換人的好處。(人民網賈興鵬攝)
2015年,東莞新增303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986家,這一數字比2010年增長193.45%。數據顯示,2015年,東莞的先進、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達47.9%和37.2%,較2010年大幅提升,而優勢傳統制造業占比卻從22.9%降至18.8%。
大連機床集團在東莞成立的智能技術研發中心,定位清晰。該中心的研發重點是面向3C制造的智能設備,3C制造在東莞制造業中份額巨大。總裁馬俊慶表示,創新使用智能化設備后,產品質量有了質的變化,此外,成本角度來看,以機床為例,一年半的人工費就能把智能化設備的成本收回來。
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表示,正在實施的“東莞制造2025”戰略和“機器人智造”計劃,使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迅速成長壯大。目前,全市聚集相關工業機器人領域企業近200家,智能裝備制造企業約400家。
據統計,2015年東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其中,先進制造業增長8.5%、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0.2%,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發明專利授權量、實際利用外資總量等20多項指標位居廣東省地級市首位。
記者在東莞調研時發現,無論是企業還是當地官員,創新已成為他們說得最多的詞匯,而他們也在用事實踐行科技創新這一口號。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