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據了解,我國每年有5萬人死于結核病,相當于每10分鐘就有1人死亡。全國有500萬活動性肺結核患者,每年新發病人約100萬,在全球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中排名第二。市疾控中心專家在談到這些數據時表示,雖然老百姓對結核病已不再談及色變,但對結核病的認識有待進一步加強。
“結核病就是以前人們所說的癆病。它是由結核桿菌引發的慢性傳染病,除肺成為主要部位外,人體全身的各個器官都能染指。它的再一個特點是傳染性強,最容易受染群體是少兒和體弱多病者,如糖尿病、塵肺、腎功能不全及免疫系統疾病患者。”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結核病并不是從1882年德國醫學家羅伯特科赫發現結核桿菌才存在的。其實,它是最老的一種病魔,自人類誕生以來,它就與人類形影相隨,就是科學水平非常發達的今天,它依然存活在人們身邊。受到結核病影響的大多是正處于生產力最強階段的年輕人。但是,所有的年齡組均面臨危險。95%以上的病例和死亡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它還是導致15歲至44歲婦女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
春天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尤其是流行性感冒。但很多人對咳嗽、咳痰的癥狀不太重視。對此,專家指出,咳嗽、咳痰兩周以上或者出現痰中帶血,最好到專業的結核病防治醫院就診。他解釋,“咳嗽、咳痰雖然是所有呼吸道疾病都可能出現的癥狀。但一般而言,感冒可在一周內自愈,上呼吸道感染經抗炎治療后,在兩周內也可治愈或明顯好轉。反之,則有可能患肺結核。”

吸煙現象在我國仍很嚴重,煙草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感染結核病和死亡的風險。全世界20%以上的結核病病例由吸煙引起。大約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有潛伏性結核。這些感染了結核菌的人,在一生中因結核病而病倒的危險為10%。但是吸煙者,他們的患病風險會高很多。
專家強調,結核病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一旦出現肺結核可疑癥狀,應當到專業的結核病防治醫院就診檢查。確診后,患者應按醫囑接受規范治療。病程早期,經過規范治療,肺結核是可以治愈的,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不會產生明顯影響。如果治療不及時,病情會不斷惡化,發展為重癥結核病時,則可能嚴重影響肺功能并加大治療難度。因此,結核病應早發現早治療。

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一定要有預防結核病的意識及相關知識,平時加強鍛煉,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按規定及時接種疫苗,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注意飲食衛生、食品衛生、環境衛生及個人衛生。一句話,防治結核病人人都有責,而且打的是“終生戰”。
更多資訊,請關注煙草頻道。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