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步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在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要求下,以東鵬陶瓷、維尚家具等為代表的佛山民營企業,通過“互聯網+”推動制造業邁向“智”造業,走出了一條創新的轉型發展之路。
2月25日,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網信辦主辦,新華網承辦的“經濟活力看廣東·轉型升級”網上主題采訪報道活動走進佛山。作為全球著名的制造業基地,佛山經濟以工業、制造業為主,2015年三次產業比重為1.7:60.5:37.8,工業主導地位明顯。目前城市形成了機械裝備、家用電器、陶瓷建材等優勢行業和產業集群。
佛山企業探路“互聯網+智能”
“在產業發展上,佛山的目標是打造先進制造業城市,”佛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志豪向記者介紹,近年來佛山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大力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取得顯著成效,成為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不少佛山優質民營企業,利用“互聯網+”推動制造業向“智”造業轉型升級,不斷開拓創新,取得不俗成績。
維尚家具便是一個“互聯網+制造”的好范例,這家現代家居服務企業擁有“C2B+020”的商業運作模式,近年來業績增速猛勁。公司總經理黎干通過顯示屏向記者演示,從客戶下訂單到企業獲取訂單、采購原材料以及在工廠組織生產變為產成品,然后通過智能物流運送到客戶手中,客戶使用這個產品涉及到整體售后服務,全過程是智能化。
“互聯網+”絕不僅僅是企業將自己的產品放到網上賣。縱觀維尚家具的生產銷售流程,“互聯網+”已滲透到規劃環節、設計環節、柔性制造環節、無人工廠以及全自動化倉庫,構建出覆蓋全業務鏈條的智能生態系統。
類似的例子還有東鵬陶瓷。這家在香港主板上市、流通市值達50億的著名陶瓷企業,將傳統的銷售渠道與線上銷售平臺融合,公司還與中國建筑材料檢驗認證中心、國家仿真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機構展開合作,成為國內率先實現工業全范圍信息化工業平臺建設的落地企業。
在黃志豪看來,“互聯網+”不是簡單加法,而是全方位的跨界融合。佛山和佛山企業正是通過大力搭建“互聯網+”平臺來推動“互聯網+制造業”的發展。
“中國制造2025”持續發酵
數據顯示,2015年佛山GDP突破8000億元,增速達8.5%,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有好。在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方面,佛山市尤其取得顯著成效。
據悉,佛山市去年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佛山行動計劃》和《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實施“百企智能制造提升工程”,加快打造萬億規模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基地。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智能制造將迎廣闊發展空間。佛山先行的“智造“企業們,為更多地區的傳統制造業企業提供了轉型升級的樣本和寶貴經驗。
事實上,放眼全國,“中國制造2025”近一年來都是各界關注的焦點。在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實施產業結構調整的當下,“十三五”開局之年的“中國制造2025”更受矚目。
2016年1月2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常務會議上明確提出,確定金融支持工業增效升級的措施,壯大實體經濟基礎,決定推動《中國制造2025》與“互聯網+”融合發展。2月25日,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將全面啟動實施“中國制造2025”,制定“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把制造業、“互聯網+”和“雙創”緊密結合起來。
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指示,要以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為抓手,加快構筑自動控制與感知技術、工業云與智能服務平臺、工業互聯網等制造業新基礎,培育制造業新模式、新業態、新產品。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的頭年,作為國家戰略級別的任務和工程,智能制造相關的政策扶持和利好消息或將不斷出現,相關公司有望迎來高速增長。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