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加強抗災能力 電力建設相關意見出臺

時間:2008-09-25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日前,由國家發改委和國家電監會共同制訂的《關于加強電力系統抗災能力建設的若干意見》出臺

日前,由國家發改委和國家電監會共同制訂的《關于加強電力系統抗災能力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正式出臺。 這一文件意在提高電力系統抵御自然災害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秩序,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正常運行。 在今年我國南方地區大范圍低溫雨雪冰凍和汶川特大地震災害中,電力設施因災大面積損毀,給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為此,《若干意見》重點強調了今后電力建設中電源、電網的布局以及調整電網建設標準等問題。明確今后電源建設將要與區域電力需求相適應,分散布局,就近供電,分級接入電網。而電力設施選址則要盡量避開自然災害易發區和設施維護困難地區。 加強規劃優化電源電網布局 《若干意見》要求,今后電力建設要堅持統一規劃的原則,統籌考慮水源、煤炭、運輸、土地、環境以及電力需求等各種因素,處理好電源與電網、輸電與配電、城市與農村、電力內發與外供、一次系統與二次系統的關系,合理布局電源,科學規劃電網。 為了降低自然災害對電力系統的影響,《若干意見》特別指出,今后電網輸電線路要盡可能避免跨越大江大河、湖泊、海域和重要運輸通道,確實無法避開的要采取相應防范措施。同一方向的重要輸電通道要盡可能分散走廊,減少同一自然災害易發區內重要輸電通道的數量。 文件還要求,今后電力系統的建設要加強區域、省內主干網架和重要輸電通道建設,提高相互支援能力。位于覆冰災害較重地區的輸電線路,要具備在覆冰期大負荷送電的能力。位于洪水災害易發地區的輸電線路,要對桿塔基礎采取防護加固措施。必須穿越地震帶等地質環境不安全地區的輸電線路,要對桿塔及其基礎采取抗震防護措施。 調整標準推進電力技術創新 《若干意見》指出,對骨干電源送出線路、骨干網架及變電站、重要用戶配電線路等重要電力設施,有關部門要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適當提高設防標準。對跨越主干鐵路、高等級公路、河流航道、其他輸電線路等重要設施的局部線路,以及位于自然災害易發區、氣候條件惡劣地區和設施維護困難地區的局部線路,要適當提高設防標準。結合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鼓勵城市配電網主干線路采用入地電纜。 鼓勵加快抵御自然災害技術的研究,加強新型防冰雪、防污閃涂料和新型導地線、絕緣材料等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究開發與推廣應用。進一步優化桿塔、金具等電網設施設計,合理匹配元器件強度,提高電網設施防強風、防冰凍、抗震減振等抗災能力。此外,還鼓勵研究和推廣輸電設施在線監測、實時預警、故障測距和應急保護等技術,逐步推廣應用破冰、融冰等除冰技術和專用工具,推廣應用桿塔高效搶修技術和工具,提高電網設施的安全監測和應急搶修能力。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