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杭州力推智能化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時間:2015-09-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把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著力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產方式,全面提升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企業管理和銷售服務的智能化水平。

把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著力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產方式,全面提升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企業管理和銷售服務的智能化水平。杭州市為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緊抓“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的契機,加快推動杭州市制造業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發展。

杭州力推智能化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制造2025〉的通知》精神,特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落實重點任務

(一)加快發展智能制造技術、產品和服務。主動對接“中國制造2025”,立足杭州市制造業向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高端制造發展的現實需求和重點方向,加快發展自主智能制造技術和產品,重點發展具有深度感知、智慧決策、自動執行的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3D打印)裝備、全自動智能化生產線以及相關智能制造技術,爭取在新型傳感器、工業自動控制系統、智能測量儀器儀表、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等智能核心領域取得突破,盡快實現工程化和產業化。

圍繞關鍵零部件、機器人本體、系統集成、終端應用等環節,立足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急需,重點開發焊接、涂裝、裝配、搬運、檢測等工業機器人,提升控制器、伺服電機、精密減速器、伺服驅動器、末端執行器、傳感器等機器人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的自主配套能力。

針對行業應用特點,自主研發高精度復合型數控機床、增材制造裝備、專用智能設備、智能傳感器及儀器儀表,重點發展具有行業特色的自動化專用成套設備、智能檢測測試封裝裝備、智能物流成套設備、智能節能環保裝備等智能化生產線及成套裝備,推動生產過程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重視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機械、服務機器人、智能家電、智能照明電器等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

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水平,積極推進智能制造共性支撐技術發展,加快高端服務器、專用集成電路、物聯網、工業互聯網、通用軟件、工業云和大數據、人工智能、計算機仿真設計、工業設計、智能終端、可穿戴設備等相關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針對信息物理系統網絡(CPS)的研發及應用需求,組織開發智能控制系統、工業應用軟件、故障診斷軟件和相關工具、傳感和通信系統協議等相關技術,實現人、設備與產品的實時聯通、精確識別、有效交互與智能控制。

(二)加快傳統制造業智能化改造。

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把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著力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產方式,全面提升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企業管理和銷售服務的智能化水平。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跨界融合,加快人機智能交互、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術和裝備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促進制造工藝積極采用仿真優化、數字化控制、狀態信息實時監測和自適應控制等先進技術。

加快推進智能研發設計。推動研發設計與生產協同,應用圖形化建模、快速成型與虛擬仿真等智能化設計系統,開展眾包設計與定制服務,建立及時響應、持續改進、全流程創新的研發設計體系。

加快推進智能生產。鼓勵企業采用自動識別、在線監控診斷、自動報警、數據挖掘等智能化技術,廣泛應用制造執行系統、分布式控制系統及數字化控制系統,提高在線監控、遠程監控故障診斷和分析水平。以“智能工廠”為目標,推進流程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在醫藥、化工、建材、冶金、紡織、化纖、印染、食品、飲料、造紙等流程制造領域,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融合創新,全面提升企業的資源配置優化、實時在線優化、生產管理精細化和智能決策科學化水平。以“數字化車間”為目標,推進離散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在裝備制造、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電子、家電、服裝等領域的關鍵環節和關鍵工序,推進裝備智能化升級、工藝流程改造、基礎數據共享,實現企業設計、工藝、制造、管理、監測、物流等環節的集成優化。

加快推進智能管理。鼓勵企業推進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供應鏈管理、企業資源計劃、客戶關系管理等應用和系統集成,促進生產與銷售、業務與財務、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的協同,實現智能管控。

加快推進智能服務。深化互聯網在制造領域的應用,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個性化定制、眾包設計、網絡協同開發、電子商務、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形成完善的基于個性化定制需求的企業設計、生產、供應鏈管理和服務體系。加快物聯網技術應用示范,培育智能監測、遠程診斷管理、全產業鏈追溯等工業互聯網新應用。實施工業云及工業大數據創新應用試點,建設工業云服務和工業大數據平臺,推動軟件與服務、設計與制造資源、關鍵技術與標準的開放共享。

圍繞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鼓勵企業以提高產品質量、性能和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和資源能源消耗為方向,加快工藝優化改造,重點推廣提高產品可靠性、性能一致性和穩定性的先進制造工藝、安全生產工藝等,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以行業龍頭企業為主體,鼓勵企業在實施兼并重組的基礎上加快改造提升,激活存量資產,優化資源配置,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堅持“抓大”與“活小”并重,爭創“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促進大中型企業與小微企業的良性互動、互補發展。

(三)加強工業基礎能力建設。

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以下簡稱“四基”)是推動制造業由大變強的關鍵所在。按照工信部推進工業強基實施方案的要求,研究制定杭州市加快工業“四基”發展專項行動計劃,爭取在高端服務器、集成電路、機器人、數控機床、大型成套設備、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發電設備、半導體照明、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領域突破一批“四基”產業,推動整機企業和“四基”企業協同發展。積極開展工業強基示范應用,完善首臺(套)、首批次首試首用政策,支持工業“四基”推廣應用。鼓勵企業提升產品智能化水平,加速傳感器、數控裝置及智能控制系統與傳統產品的融合,提高產品信息化水平,引導信息消費新潮流。

(四)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1.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積極發展集成電路設計與制造,推動8吋以上半導體晶圓生產線部署,著力提升集成電路設計水平,圍繞智能制造應用需求,開發一批專用芯片和半導體器件。加快信息通信設備產業發展,部署第五代移動通信(5G)技術、核心路由交換技術、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傳輸技術,研發高端服務器、大容量存儲、新型路由交換、新型智能終端、新一代基站、網絡安全等設備,推動核心信息通信設備發展。積極發展工業控制系統及工業軟件,加快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與制造業融合發展。

2.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開發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數控機床及集成制造系統,著力研發高檔數控系統、伺服電機、軸承、光柵等關鍵功能部件及應用軟件。大力發展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以及醫療健康、家庭服務、教育和娛樂等服務機器人,實現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及系統集成設計制造技術突破。

3.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積極扶持工業汽輪機、大型特大型空分成套設備、水電風電機組、超特高壓交流輸變電設備及關鍵部件、新型鍋爐、工程裝備、新能源發電裝備、軌道交通裝備及關鍵部件與系統、新型紡織設備、污水污泥處理及回用技術裝備、大氣污染防治技術裝備、智能儀器儀表等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

4.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支持電動汽車發展,掌握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術,提升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高效內燃機、先進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壯大。

5.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針對重大疾病的藥物新產品,重點開發新機制和新靶點化學藥、抗體藥物、抗體偶聯藥物、全新結構蛋白及多肽藥物、新型疫苗、臨床優勢突出的創新中藥及個性化治療藥物。積極發展影像設備、醫用智能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康復設備,以及可穿戴、遠程診療等智慧醫療產品。

(五)全面推行綠色制造。

加大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工藝和裝備的研發力度,加快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積極推行低碳化、循環化和集約化節能改造,提高制造業資源利用效率。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努力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

以源頭減量化、廢棄物資源化、機電產品再制造為重點,組織實施一批節能和循環經濟技術改造項目,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圍繞重點行業和重點耗能企業,推動實施重點用能裝備節能改造。全面開展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余熱余壓利用、綠色照明等節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進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建設,對能源的購入存儲、加工轉換、輸送分配、最終使用和回收處理等環節實施動態監控和優化管理,加快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實施環保技術改造,鼓勵企業加快源頭減量、減毒、減排以及過程控制等綠色智能裝備的改造升級,推進清潔生產。加快推進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提標改造。

積極引領新興產業高起點綠色發展,促進新材料、新能源、半導體照明(LED)、生物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提高綠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在工業園區和企業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等綠色智能微電網建設,控制和削減化石能源消費量。

支持企業開發綠色產品,推行生態設計理念,顯著提升產品節能環保低碳水平,引導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建設綠色工廠,實現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

二、強化重點工作要求

(一)強化規劃引導。密切跟蹤國內外前沿技術進展和產業發展動態,結合杭州市產業基礎條件,科學制定重點行業和領域發展規劃及產業發展指導目錄,完善重點行業產業政策,加強規劃和產業政策對推進智能制造工作的引導。

(二)開展典型示范。深入推進“機器換人”,組織實施“機器換人”示范試點和行業“機器換人”綜合試點工作。加快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分層次、分行業、分區域有序組織開展智能制造示范試點,在各細分行業集中展示機器人等智能制造裝備應用成果,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和案例,打造一批“工廠物聯網”、“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樣板。推進園區智能化升級,實施智能制造示范園區試點,建設一批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和示范應用領先的“傳感谷”和“機器人小鎮”、“3D打印小鎮”、“工業設計小鎮”等特色示范產業基地。

(三)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充分利用現有渠道,促進資源要素重點投向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高端制造、“四基”發展、新興產業等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領域。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制造業重大項目建設、企業技術改造和關鍵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重大工業投資項目和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的跟蹤服務機制,實施精準對接。

(四)培育工程服務機構。強化產學研用多方密切合作,培育一批服務于行業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高端制造推廣應用的工程技術服務公司,為企業智能化改造提供方案診斷設計、工藝流程再造、裝備智能化升級、售后監測維護、技術工人培訓等一條龍專業服務。

(五)加強示范應用推廣。圍繞傳統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加大智能裝備和先進適用裝備推廣應用力度,加快杭產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研究制定鼓勵智能制造裝備租賃、分期付款的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和風險補償機制。堅持典型引路,針對不同行業特點組織舉辦多種形式的智能制造新產品、新技術推廣應用現場會、交流會、對接會,組織智能制造領先企業現身說法和經驗交流,加快示范應用案例在杭州市相關行業中的復制推廣。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