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煤經甲醇制烯烴被“規范” 煤化工何去何從?

時間:2015-08-2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煤炭能源化工產業將在中國能源的可持續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今后20年的重要發展方向。而且煤化工的發展也是保護環境的重要一部分。但現在煤化工技術的發展趨勢受到了懷疑。

煤炭能源化工產業將在中國能源的可持續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今后20年的重要發展方向。而且煤化工的發展也是保護環境的重要一部分。但現在煤化工技術的發展趨勢受到了懷疑。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副所長劉中民和他的團隊所研發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烴技術,剛剛榮獲201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年初他本人還從國家主席習近平手中接過獎狀,這會兒,煤經甲醇制烯烴項目在行業內就因為過熱而要被“規范”了。煤化工行業是個什么發展形勢,他有點摸不著頭腦。

近日,全國科學院聯盟能源分會啟動儀式暨煤制烯烴產業高端論壇在大連化物所舉行。在論壇上,當著全國煤化工企業,包括一些欲進軍煤化工的企業領導的面,劉中民把這一“不明白”拋給了參加論壇的各位嘉賓。

起因是國家有關部委局的幾個文件。

8月7日,工信部公布了《煤制烯烴行業規范條件》征求意見稿,就煤制烯烴行業的工藝與裝備、資(能)源消耗、環境保護等方面予以規范。而在此前的7月7日,國家能源局也發布了關于規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又據最新消息,國家發改委也已就煤化工產業的布局提出了方案,并開始征求意見。

煤化工行業到底是不是過熱?這不好下結論,因為對于什么叫熱還真沒有一個客觀標準。但要上馬的企業不少則是肯定的。

所謂煤化工,就是把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和固體燃料以及化學品的過程。

還是以煤化工中的煤經甲醇制烯烴為例。

烯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們平時所用的塑料等都是從烯烴生產而來。以前國內外走的都是石油路線,即用石油生產烯烴。劉中民團隊的發明就是用煤取代石油生產甲醇再生產烯烴。這項技術發明對于貧油富煤的我國來說不僅具有經濟意義,而且更具戰略意義。

進入新世紀以來,石油價格不斷攀升,這就為煤經甲醇制烯烴的技術提供了利潤空間。2006年,劉中民所在團隊經過30余年研制的這一技術首次在陜西華縣完成工業化試驗,年處理甲醇能力達到1.67萬噸。之后的2010年8月,劉中民團隊又在內蒙古包頭使用甲醇制烯烴技術投料試車一次成功,正式進入工業化生產。

看到了煤經甲醇制烯烴的經濟前景,各地紛紛上馬這一技術項目。目前全國大約有十幾個煤制烯烴項目已建成或正在建設。

煤制烯烴項目上馬過熱嗎?一個有13億多人口的貧油國家有十幾個煤制烯烴生產線不算多。但關鍵是近一年多來的國際石油價格暴跌,打壓了煤制烯烴的利潤空間。因為用石油生產烯烴,不僅技術路線更成熟,而且成本也更低。

坐在論壇嘉賓席上的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院長顧宗勤,面對臺下多家企業的領導說,國際油價對我們煤化工行業影響巨大,油價下跌對行業最不利。但從宏觀上說,無論如何,中國的煤化工產業一定要發展。因為國際油價不會長期維持在40多美元的價位上。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包信和特別強調,不論煤化工是否過熱,在目前中國60%以上的石油需要進口的背景下,中國煤化工肯定是要發展的,煤化工的技術創新也是必須堅持的。

“前邊提到的三個文件我都看過了。”陜煤集團總經理尚建選說,國家部委局這次出臺文件,主要是制定管理標準,設定煤化工產業的門檻,它不是具體管理項目,對大家都是公平的。包信和也持有這種觀點:這些文件強調的是規范,對新上馬的項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環保、資源等。

事實上,在發展煤經甲醇制烯烴的產業方面,有關部委早已注意到了產業發展與環境和資源的關系。5年前,國家發改委的一位司長就指出,現代煤化工不僅投資巨大,而且是高耗水行業,并且我國的煤資源又主要集中在中西部,那里都是比較干旱、半干旱地區,水資源特別匱乏。當時他就表示,國家要有秩序地發展煤化工,把幾個示范項目搞好,從工程技術、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綜合全面評價,之后再考慮推廣。

“規范、整治”這把高懸于企業頭頂多年的利劍終于要砍了下來。

其實,對于企業來說,國家部委的及早規范應該是個福音,畢竟這比項目上馬后企業受困于資源、受困于利潤空間、受困于貸款壓力要好得多。當然,對于科研機構來說,這也提供了一個新的機遇:你要提供更好的技術路線,更優的工程價格。而這一切問題的解決只有通過技術創新。

更多資訊請關注石化頻道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