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考察報告 臺灣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

時間:2015-05-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同時,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戰略,積極謀劃麗臺經貿合作發展方向,如結合麗水優越的生態環境,借鑒臺灣發展精致農業、休閑農業的經驗,大力引進民宿、生態精品休閑農莊、生態旅游、養生養老等項目,形成新的經濟發展增長點。

為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理念,加快推進高端裝備與機器人省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真正把機器人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一號工程”來抓,3月5日-11日,麗水市有關部門和企業代表赴臺灣進行專題考察,重點學習臺灣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經驗。

考察報告臺灣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的發展經驗

一、考察交流取得的主要成果

在臺期間,考察團先后走訪了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臺灣機器人協會、兩岸科技交流促進會、海峽兩岸原住民暨少數民族交流協會、臺灣大葉大學和臺北城市科技大學,考察了臺北機床展、內湖科技園、南港軟體園、新竹科學園、臺北文化創意基地和臺灣機器人博物館,走訪了臺灣捷安特自行車、飛統自動化、盈昶精工事業等企業,并舉辦兩岸機器人產業發展座談會,較為詳細地了解了臺灣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制造業發展現狀、資金平臺運營、產品研發投入、職業教育培訓、產業延伸拓展、扶持政策等方面情況,并與臺灣各界在機器人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合作、經濟交流平臺建設、農產品檢驗檢測等多個方面達成了合作共識。

1、進一步增進了麗臺合作交流。通過結交一批臺灣商界、業界、學界朋友,進一步拓展對臺交流渠道。受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邀請,我市今后每年將組織企業參加臺灣展會和各類機器人創新競賽活動;臺灣工業機器人協會將于今年暑期組團來麗考察,形成交流合作常態化機制。

2、簽訂了兩項合作框架協議。與臺灣工業機器人協會簽訂機器人產業友好合作備忘錄,建立兩地機器人產業科研、發展、應用、人才培訓等交流機制。與臺灣大葉大學簽訂食品農產品技術合作框架協議,共建兩岸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促進麗水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驗技術的發展。

3、搭建了對臺合作機制框架。與兩岸科技交流促進會謀劃建立麗臺產業合作平臺與機制,為推動臺灣企業家來麗投資發展提供良好平臺。3月23日,臺灣兩岸科技交流促進會回訪麗水,并形成《三月麗水初步調研報告草案》,下步將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并向會員單位宣傳麗水投資環境,協助臺資企業選擇合適的產業進行合作。

4、洽談了一批招商項目。在臺期間,積極宣傳推薦麗水投資環境,邀請臺灣智能裝備(機器人)、生物醫藥等企業來麗考察。目前,已初步洽談“嘿嘿嘿”黑木耳健康飲品和“醫養結合”項目,還有一批工業機器人企業表示近期將來麗考察。

二、臺灣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主要特點

近年來,臺灣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迅猛,2013年總產值超100億元人民幣,是全球智能機器人設計與生產的重要區域。

1、布局合理,規劃完善。臺灣將機器人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產業,并納入擴大投資新興產業推動方案。目前,產業推動計劃已輔導167家廠商執行185家產品或零組件開發,帶動投資超過250億元人民幣,并在工業用機器人、教育、娛樂、照護等原型機器人方面積極布局。放眼全球,主要經濟體也都制定了相應發展規劃,如美國的國家機器人計劃,德國的工業4.0計劃,韓國的機器人產業群落計劃等。

2、重視科技,“產政學研”結合。臺灣對制造業的研究開發甚為重視,專門制定高科技化轉型目標,高科技產業發展在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新竹科學工業園是1980年臺灣設立的首個科學園區,有臺灣“硅谷”之稱。園區內聚集了臺灣實驗研究院(含五個全臺灣最大研究中心)、同步輻射研究院等研究院所,科研實力非常強大。目前,園區擁有企業490家,就業人口15.2萬人,2014年營業額超過2000億人民幣。此后,臺灣又興建了一批智慧型工業園,進而把臺灣建成“科技島”。

臺灣“產政學研”結合非常緊密,一方面,體現在優勢互補上。政府創造優良產業發展環境,為研究機構提供專案補助,并依托學校進行人才培訓;產業以經濟發展反哺政府和學校;學校為政府和研究機構輸送專業人才;研究機構為政府提供前瞻技術,并通過產業化轉移科研成果。另一方面,體現在高等院校人才培養上。臺灣的高等教育分為兩大系統,臺北城市科技大學等高等職業教育學校,主要是配合地方經濟建設需要,因此,在機器人專業人才培養上,非常注重實踐動手能力和機械結構設計、軟件編程,學生畢業后可立即發揮技能;大葉大學等高等學術(普通)學校,重點培養學術型、研究型人才,很多企業將研發中心直接設立在學校里,由學校老師和學生共同擔負研發課題。

3、平臺豐富,要素集中。一是每個園區都具有“功能齊全、生活便利、環境舒適”的共同特征,各類生活配套服務齊全;二是園區公職管理人員非常少,大量的管理事務交給專業管理服務機構;三是社會對園區認同感高,員工均以在園區就業為榮;四是企業孵化平臺健全,如“臺灣中小企業南港生技育成中心”配備各類共享實驗空間和生技儀器設備,大大降低營運成本。

4、深化合作,平臺招商。“湘臺模式”和“瓊臺模式”是兩岸經貿合作的成功案例,該模式下,兩地在臺灣設立招商辦事機構,兩岸科技交流促進會通過戰略合作平臺,幫助推介投資環境,并組織適合當地發展的臺資項目前往考察評估,形成長期合作機制,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三、幾點啟示

啟示一:機器人產業是剛剛大規模興起的新興領域,省委書記夏寶龍在今年省“兩會”期間專門為麗水“點題”,市委、市政府也將其列為全市“一號工程”。為此,要把握發展機遇,向機器人市場主動投入,積極布局,研究制定《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突出各開發區(工業園區)發展機器人產業的差異化、個性化,互為配套、各有側重。

啟示二:機器人產業是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對于還處于起步階段的麗水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而言,一方面,要積極整合本地高等院校資源,緊盯產業轉型需求建設培訓學校、調整專業設置。同時,探索定向人才培養機制,設立人才發展基金,完善創新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流動等機制。另一方面,要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充分發揮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作用,為機器人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的引導和支持力度,制定以科技推動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升核心競爭力。

啟示三:借鑒臺灣產業發展平臺建設模式,一方面,大力推進麗水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特色產業基地建設,重點搭建金融服務平臺,設計機器人投資基金,引導各類金融機構設立融資平臺;公共服務平臺,重點謀劃建設機器人技術檢測中心、公共實驗室;產業發展平臺,謀劃建設機器人總部基地、機器人研究院、標準廠房、研發中心等功能空間。另一方面,充分學習借鑒臺灣育成中心的環境設計、功能布局、運營管理經驗,加快各類孵化器建設,降低技術成果轉化的成本與風險。

啟示四:臺商抱團投資特點非常明顯,必須通過謀劃麗臺產業合作平臺與機制,設立對臺招商顧問,建立對臺招商辦事處等,變“項目招商”為“平臺招商”。同時,精心組織各類互訪交流活動,建立臺商信息庫、資源庫,形成親密、規范、高效的聯絡機制,吸引臺商來麗投資興業。

啟示五:在當前對臺招商異常艱難的形勢下,要搭建好“麗臺產業合作平臺”,優化臺資企業經營環境,做好產業選擇、空間布局,以及各類臺商投資區建設,增強對臺資的吸引力。同時,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戰略,積極謀劃麗臺經貿合作發展方向,如結合麗水優越的生態環境,借鑒臺灣發展精致農業、休閑農業的經驗,大力引進民宿、生態精品休閑農莊、生態旅游、養生養老等項目,形成新的經濟發展增長點。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