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汽車仍是工業發展領頭羊

時間:2014-11-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有關媒體報道,到2015年全國的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已達到550萬輛,遠遠超過現有的銷售水平和國家總體規劃。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1月份信息發布會上公布了一份最新的汽車產銷數據。數據顯示:今年10月,汽車產銷形勢總體穩定,當月產銷均超過190萬輛,產銷同比保持小幅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在會上分析了汽車產業相關數據,并指出了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將更注重節能環保

1~10月份,汽車產銷增速出現回落狀態,是否意味著中國目前的汽車市場與歐美成熟的汽車市場狀態越來越相似?中國汽車市場未來的產銷增速是否會一直徘徊在個位數的增長狀態?

對此,董揚明確表示:中國汽車的產銷增速雖然出現回落,但是并不代表已經走進成熟市場,更不代表會進入汽車產銷負增長時代。

董揚指出,與2013年汽車產銷增速相比,2011年和2012年呈現出的增長率都稍低,但是從前10個月的情況來看,今年的汽車產銷增速不會比2011年和2012年更低。

在董揚看來,支持這一判斷的兩大原因是:首先,中國還遠遠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甚至中等發達國家汽車的人均保有量水平。目前,中國還是有許多人以摩托車、電動車等代替汽車進行交通運輸,這些交通工具的升級換代還會促成汽車市場的需求。

其次,即使今年汽車產銷增速放緩,汽車仍然是工業發展的“領頭羊”。但是,未來汽車工業會更加注重節能環保和循環利用。

“以后,我們要在解決汽車排放、擁堵、能源問題的同時發展中國汽車產業。”董揚說。

政策、市場沖擊與促進并行

除了從汽車工業的數據來判斷今后的走勢,當前的政策環境及市場各類事件也對汽車工業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今年,APEC會議通過了亞太自貿區路線圖,這是朝著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方向邁出的實質性一步,標志著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的正式啟動。

當被問及亞太自貿區路線圖的向前推進是否會對汽車工業產生影響時,董揚對中國汽車工業的當前發展狀態表示了充分的信心。

他認為,汽車產品本身全球化的程度較高,雖然中國已經加入WTO十年,轎車等產品的關稅相對于其他國家和地區仍然較高,亞太自貿區的推進應當會對中國汽車產業產生較大的影響。但是董揚強調,中國已經成為了汽車制造大國,零部件的制造基礎也已經形成,應該有應對該沖擊的足夠能力。

在信息發布會上,有人提出,高鐵和汽車發展的原始思路都是通過引入先進技術來獲得自身產業的發展,但是高鐵現在已經形成能夠出口的大好局勢,而汽車工業卻未能如此。

董揚解釋,汽車產業目前處于“B2C”的環境中,與高鐵染有的“計劃經濟”色彩不同的是,處于充分的市場競爭中,因此難免受到外國品牌的強烈沖擊。

同時,汽車工業的發展也會受到形形色色的市場事件的影響。

比如,在今年10月15日,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和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宣布,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規定,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將自2015年2月2日起,在中國召回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生產的新速騰,和2012年4月24日至2013年7月17日生產的甲殼蟲,涉及車輛分別為563605輛和17485輛。

董揚表示,大眾汽車的召回事件也給中國汽車產業的安全發展敲響了警鐘。

“從宏觀看,汽車要經歷從奢侈品向普通商品、從緊缺品到足量供應、從維修比較滯后到維修服務到位的發展歷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大眾等案例,政府要學習管理,企業要學習如何滿足用戶需求,用戶則可以學習如何維護權益,促進汽車產業的安全發展。”董揚說。

新能源汽車應謹慎規劃產能

在汽車工業領域,同時受到關注的還有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

據有關媒體報道,到2015年全國的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已達到550萬輛,遠遠超過現有的銷售水平和國家總體規劃。

這一數字遭到了董揚的質疑。

按照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生產38522輛,銷售38163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9倍和2.8倍。

董揚回應:產能并無報道那般夸張,現在正在運行的各大企業的生產能力只是幾萬輛的小試水平。

“從電池來說,大概從現在往前推五年,這段時間內,建設的電池生產線如果折算為純電動汽車,一般就是每年年產一萬輛到兩萬輛,即使現在新建的一些合資項目規模比較大,新能源汽車的產能也在五萬輛的范圍內,我不知道這五百萬怎么統計出來的。”董揚說。

董揚進一步提醒:雖然新能源汽車產能遠沒有如此之多,但是對于新能源汽車項目的投資和產能規劃也要慎重。

“新能源汽車是一種技術發展、技術更新速度快的產品,要是現在就把未來五年后的規劃做出來,馬上就投入到建設中,風險會很大。因為這個產品如果技術更新快,建起來后容易成為落后的、賣不出去的產品。”董揚說。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