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每萬名工人所擁有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平均為55臺。在韓國、日本、德國等機器人使用比較普遍的國家,數量達到250-350臺,在美國、意大利、中國臺灣,這一數量為150臺左右,而中國大陸每萬名工人擁有機器人只有21臺,和發達國家和地區相差8-10倍。為此,各地政府為扶持企業轉型升級,對制造業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給予相關補貼,提升機器人使用量。各地對機器人的相關補貼額度不等,這也間接反映了當地制造業市場對自動化需求程度。
順德對購買機器人企業獎勵1萬元
近日佛山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了《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佛山市打造萬億規模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基地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表示,佛山市為鼓勵做強做大裝備制造業,給予營業額、稅收上規模企業以最高1000萬不等的資金獎勵,同時為推廣機械智能化生產,購買機器人的企業也可以獲得每臺1萬的獎勵。
廣州對機器人使用企業補貼持續3年
上半年,廣州市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表示,到2020年,全市80%以上的制造業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同時也進一步明確采購或租賃制造業企業采購或租賃機器人的相關補貼。
為了扶持企業轉型升級,《意見》提出,將從2014年起連續3年,對制造業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給予相關補貼。在符合相關條件的前提下,對于采購或租賃本市制造工業機器人整機的,按不高于整機售價或租賃費的20%給予補貼,最高補助額不超過3萬元/臺。
對于采購或租賃工業機器人成套設備的,按照不高于售價或租賃費的10%給予補貼,整套設備累積補助額不超過50萬元/套;對列入廣州市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集成應用示范的項目,按不高于采購本市智能制造裝備工程款的10%給予應用企業一次性補貼,最高補助額不超過50萬元/套。同一企業同一項目僅可申請一項扶持補貼。
柳州企業購買機器人補貼占投資額20%-30%
柳州市科技局召開的,柳州市第一批推薦工業機器人供應(服務)商交流會上,擬定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補助資金的管理問題,初步計劃企業開發和購買機器人可按每臺套投資額的20%-30%進行補貼。
現階段國內機器人行業剛剛興起,眾多企業進入機器人行業,現在中國機器人技術明顯落后于西方已經相對成熟的技術水平。
我國機器人產業園遍地開花,地方政府采用政府補貼和稅收優惠等方式催生當地機器人產業。一方面,說明國內機器人市場火熱;另外一方面,加速企業對機器人市場消化,避免出現行業產能過剩的局面,同時迅速反饋企業對機器人技術使用的情況。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