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的機床制造商在過去兩年,資產融資在促使客戶購置設備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55%的受訪者強調租賃是機床用戶獲得資金的主要來源。
這是西門子金融服務集團(下稱“西門子”)日前對中國等10個國家的80家機床生產企業的調查結果。
西門子在同期發布的一份白皮書中稱,對于機床制造商而言,未來不僅僅是產品和銷售能力的競爭,還是提供客戶融資能力的競爭。
國內大型廠商沈陽機床(000410.SZ)在4年前就成立了自己控股的金融租賃公司,“通過為客戶提供融資服務,使其能夠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提前獲得產品,從而擴大了公司的銷售規模”。
沈陽機床所處的機床行業,一般包括加工中心、車床、銑刀、拋光機等,所出的產品主要提供給汽車、飛機、精密醫療設備行業,具有較強的專業門檻。為迎合產業升級需求,這些企業機床用戶必須不定期升級生產設備。
近兩年來,國內切削機床市場需求出現萎縮,加上金融政策的調整,部分企業已處于虧損狀態,很多企業出現“需要設備卻拿不出錢來購買”的尷尬。
沈陽機床的盈利受到沖擊。以去年上半年為例,其營收和凈利均出現明顯滑落,凈利潤從上年同期的5326.84萬元下降到1025.35萬元,降幅超過8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也接近腰斬。到去年三季度,這一嚴峻局面依然沒有改變。
在此背景下,這家機床大鱷開始頻頻在銷售模式上做文章。
2010年10月,沈陽機床開始成立沈陽機床金融租賃有限公司,按照計劃,最先選擇在央企、軍工企業、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等成熟行業率先開展金融租賃業務。兩年后,該公司為了提升金融租賃公司綜合盈利能力,又將金融租賃公司的注冊資本由原來的2億元增加至5億元。
在操作模式上,融資租賃銷售是由生產廠商、融資租賃公司和終端用戶三方組成。其中,融資租賃公司出資購買設備,擁有設備所有權,終端用戶只需交納啟動資金的一定比例作為保證金和租金后,便可在租賃期內擁有設備的使用權。
此舉是為了擴大沈陽機床的銷售規模,提高該公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但一枚硬幣總有兩面。
沈陽機床方面曾明確表示,開展融資租賃業務的主要風險來源于產品的銷售市場。
這一模式在迅速做大企業銷售額的同時,也把與日俱增的回款壓力留給了這些企業。根據沈陽機床去年第三季度財報,與2012年數額比,應收賬款同比增長30%。
沈陽機床是整個機械行業的縮影,更嚴重的情況發生在工程機械領域。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行業巨頭也有自己的融資租賃公司。在行業需求大幅下滑之際,這些企業均通過加大融資租賃的銷售規模,意圖保住市場份額,“零首付”、“先拿貨后付款”等極端促銷手段頻現。但這同時也造成其應收賬款高企。
根據中國工程機械聯合會的披露,2013年,中國機械企業被拖欠貨款的現象未有明顯改觀,至去年年末,這些企業的應收賬款總額已超過3萬億元,同比增長17.6%,應收賬款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已達15.2%,占同期流動資產的比重高達31%,企業資金回收壓力很大。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