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規模小
目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仍然較小,僅占全球市場的10%左右。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但自行設計生產的產品只能滿足市場需求的五分之一,CPU、存儲器等通用芯片主要依靠進口,國內通信、網絡和消費電子等產品中的高檔芯片也基本依靠進口。集成電路已連續多年成為我國最大宗的進口商品,其2012年進口額高達1920.6億美元。
2.創新不足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面臨的第二個問題是創新不足。表現為我國集成電路企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最大的芯片制造企業年銷售收入為100多億元,僅為全球排名第一的制造企業同年銷售收入的七分之一,最大的設計企業銷售收入僅為美國高通公司的十分之一;企業力量分散,國內500多家設計企業總收入不及高通公司收入的一半;主流產品設計技術水平仍為中低端,制造工藝與國際先進水平差兩代,新型高端封裝技術仍很欠缺,難以滿足產業發展需求。
3.價值鏈整合不夠
目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價值鏈整合程度還不夠。國內多數設計企業積累不足,國產芯片以中低端為主,難以滿足整機企業需求,缺乏產品解決方案的開發能力;同時,多數整機企業停留在加工組裝階段,對采用國產芯片缺乏積極性,整機產品引領國內集成電路產品設計創新的局面尚未形成;此外,芯片企業與整機企業間相互溝通不充分,具有戰略合作關系的企業不多,沒有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聯動機制。
4.產業鏈不完善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鏈還不完善。目前,國內設備仍停留在比較低端、分離單臺產品階段,僅有少數高端裝備進入生產線試用,生產線上的系統成套設備、前工序核心設備及測試設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專用設備、儀器和關鍵材料等產業鏈上游環節比較薄弱,不足以支撐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而且,國內大尺寸硅片、光刻膠、特種氣體、掩模板等關鍵材料等也基本依賴進口。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